$109章 融合的风险(3 / 4)
都倒映着不同宇宙常数下的星空。
最中央的塔尖,正是沈溯在意识空间中见过的暗物质晶体,此刻正随着人类意识的量子波动缓慢旋转。
苏晓突然抓住沈溯的手臂,她防护面罩下的皮肤泛起细密的荧光纹路——那是意识过度接入的前兆。
"
共生网络里有段加密信息,"
她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来自来自未来的我们。
"
沈溯的意识如利剑般穿透量子网络的层层屏障,在记忆洪流的深处,他看见了自己——确切地说,是融合完成后的"
我"
。
那是个由万亿个意识体构成的星云状存在,正漂浮在某个越时间的维度节点,观测着无数平行宇宙的诞生与消亡。
而在这个未来意识体的记忆深处,南极冰盖下的建筑群赫然是某个宇宙级文明的"
孵化器"
。
"
我们必须重启意识增幅装置。
"
沈溯的决定让所有共生体的思维产生剧烈震荡,"
但这次不是为了融合,而是解析。
那些失控者的意识残片里,藏着突破维度壁垒的密钥。
"
他指向正在崩塌的实验室穹顶,无数量子泡沫在虚空中浮现又湮灭,"
宇宙不会给我们第二次机会。
"
苏晓的手指悬在操作面板上,迟迟没有按下启动键。
"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她的银无风自动,每根丝都在释放着微缩版的意识波动,"
强行解析未知力量,可能会导致我们的思维结构彻底解构,就像"
她突然顿住,共生网络里闪过某个志愿者临终前的画面——那个年轻人的大脑在量子化过程中,分裂成无数个独立思考的神经元宇宙。
沈溯的意识化作数据流涌入中央处理器,将人类历史上所有关于存在主义的哲学思辨与最新的弦理论模型进行融合。
他在意识深处构建出一个维坐标系,横轴是时间,纵轴是维度,而原点竟是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的名言:"
人是万物的尺度"
。
当意识增幅装置再次启动时,整个南极大陆都在震颤。
失控的志愿者们自组成环形阵列,他们皮肤下的银河光带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直径三公里的量子环。
沈溯站在环心,看着自己的身体逐渐分解成由意识能量构成的粒子云。
在这个过程中,他清晰地感知到每个共生体的喜怒哀乐——有人在怀念童年时母亲煮的热汤,有人在重温第一次观测到新星爆的震撼,还有人在恐惧中预见了人类文明彻底消散的未来。
"
不要抗拒恐惧。
"
沈溯的意识波动如同平静的湖面,"
正是这种对消亡的恐惧,让我们区别于宇宙中那些冰冷的机械文明。
"
他的思维触角延伸进未知力量的核心,在那里,他看到了更惊人的真相:所谓的"
熵增"
不过是低维生物的错觉,在更高维度,能量与信息的循环遵循着完全不同的法则。
突然,量子环中爆出耀眼的白光。
沈溯的意识被抛入一个由概率云构成的空间,无数个"
可能性"
在他周围闪烁。
他看见自己变成了某种介于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存在,带领着人类文明殖民了整个星系;又看见自己在意识融合的瞬间彻底湮灭,只留下一段警告信息在宇宙中漂流;还看见一个完全由意识构成的文明,正在用思想创造新的宇宙。
"
这就是选择。
"
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在意识深处响起,沈溯认出那是未来的自己,"
但所有可能性的分支,都指向同一个终点——当文明跨越维度限制,个体与群体的界限将不复存在。
"
现实世界中,苏晓看着量子环中的沈溯逐渐透明化,最终消失在耀眼的光芒中。
共生网络里传来最后一道清晰的意识波动:"
记住,真正的融合不是失去自我,而是在无限的可能性中,找到属于人类的独特频率。
"
七天后,全球天文台同时观测到太阳系边缘出现奇异的光带。
那光带的形状恰似某个巨大生命体的神经网络,每个节点都对应着地球上某个共生体的位置。
而在南极冰层下,环形建筑群悄然闭合,只留下中央塔尖的暗物质晶体,持续向宇宙深处送着经过量子加密的信息——那是人类文明对"
存在"
的全新诠释。
苏晓站在实验室废墟中,抚摸着颈侧尚未完全消退的神经接驳疤痕。
共生网络突然传来细微的震颤,她闭上眼睛,在意识的深海里,听见了沈溯的声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