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环环相扣(1 / 2)
他停下手里的动作,认真地看着她。
“你做的这些事,意义非凡。百年之后,史书上定会有你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知安却撇了撇嘴。
“我才不稀罕什么青史留名。我只希望,我所在意的人,我所看到的百姓,都能活得好一些,自在一些。”
她伸了个懒腰,整个人窝进软榻里。
“对了,你交代给苏迪娜的事,她那边可有动静了?”
齐逾提起此事,神情也严肃了些。
“还未。此事急不得,须得寻个万无一失的机会。不过……”
他话锋一转。
“西昭那边,倒是先有了新动静。”
“新动静?”
李知安坐直了身子。
“鸿胪寺那边递了牌子,”齐逾端起茶盏,慢悠悠地啜了一口,“西昭使团今日正式提出,想在安贸镇的交易品类里,增加几样东西。”
“哦?他们想要什么?”
“几样上好的木材,还有两种矿石。”齐逾放下茶盏,语气平淡,但李知安却从中听出了一丝不同寻常。
能让齐逾特意提起的,绝不会是寻常的木石。
“是能用来造东西的木材和矿石?”
“你倒是敏锐。”齐逾赞许地点点头,“工部和兵部的人核查过了。他们要的‘铁桦木’,质地坚硬胜过钢铁,是制作大型车轮和机括轴承的上佳材料。而那两种矿石,一种是炼制精钢的辅料,另一种,则可以用来调配猛火油。”
李知安的眉头立刻蹙了起来。
车轮、机括、精钢、猛火油。
这几样东西单独看,或许还不算什么,可一旦组合起来,指向性就太过明显了。
“他们想造攻城器械?”
“很有可能。”齐逾的指节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西昭骑兵冠绝天下,但攻城拔寨向来是他们的短板。若让他们补上了这块短板,对我大安北境的威胁,将远胜从前。”
书房内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
“他们拿什么来换?”李知安沉声问。
“更多的良马,还有一些西昭特有的珍稀药材。”齐逾回答,“开出的价码很优厚,看得出来,他们对此势在必得。”
这就成了一个两难的抉择。
安贸镇刚刚建立,正是需要打响名声,吸引更多商人的时候。
如果大安朝廷一口回绝西昭使团这看起来“诚意十足”的请求,无疑会给这新生事物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那些被吸引来的商人会想,连官方使团的交易都如此艰难,他们这些散户的生意,又能好做到哪里去?
可若是答应,又无异于资敌。
将可以制造利器的原材料卖给潜在的敌人,这等于是亲手递给对方一把随时可能捅向自己的刀子。
“朝堂上是什么意见?”李知安问。
“吵成了一锅粥。”齐逾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嘲讽,“兵部那帮武将,喊打喊杀,主张立刻将西昭使团赶出去。户部和一些主张安抚的文臣,则觉得可以商量,认为只要价格合适,没什么不能卖的,正好充盈国库。”
这两种论调,都在李知安的意料之中。
前者是出于军人的警惕本能,后者则是典型的商人思维和短视。
“你呢?”她看向齐逾。
齐逾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她:“依你之见,当如何处置?”
李知安略一思忖,便有了答案。
“堵不如疏。”她缓缓开口,“完全拒绝,只会让他们觉得我们外强中干,心虚了。而且,他们既然提出了这个需求,就说明他们内部已经有了制造攻城器械的计划。我们不卖,他们也会想方设法从别的渠道弄,比如走私,或者寻找替代品。那样一来,我们反而彻底失去了对他们的掌控。”
齐逾含笑看着她,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所以,我的看法是,可以卖,但不能让他们轻易得到。”
李知安伸出三根手指。
“第一,限量。每一次交易的数量,都要严格控制。我们可以将这些物资拆分,混在其他商品里,让他们每次只能买到一点点。这样既能吊着他们的胃口,又能延缓他们制造的速度。”
“第二,抬价。既然是他们急需的东西,那价格就得由我们说了算。用这些木材和矿石,换回来的良马和药材,必须数倍于常规交易。我们要用他们的钱,来强壮我们自己的军队,救治我们自己的百姓。”
“第三,监控。”李知安的语气变得锐利起来,“每一批物资的流向,都要想办法弄清楚。他们运回了西昭的哪个部落?交给了哪个工匠?这些情报,比物资本身更重要。这就要用到我们之前说好的‘信誉等级体系’了,只有信誉最高、最‘听话’的商人,才有资格接触到这些东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