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2)

加入书签

鬼魂之身不知饥渴、不晓劳累,学习效率是很高的。

所以如今贾珠的功课倒是比生前扎实了许多。

成效明显,学习起来自然更是动力十足。

如今贾珠学习之时就如同高僧入定一般,等闲不受外界的干扰。

只是,贾珠突觉心头一悸,整个身形也差点子消散。

与此同时外头也吵吵嚷嚷起来。

“我的儿呀!

我苦命的元儿!”

是贾珠母亲王氏的哭喊声。

贾珠闻声勉力飘荡至房廊的阴影处。

只见王夫人满目悲戚,眼泪如断线的珠子一般落下,若不是周瑞家的一旁扶着,怕是早就瘫软在地上。

一边站着的贾政也是面带泪痕,悲色未收。

但贾政表现的还是有着几分克制,对王夫人道:“成何体统!

这不是哭的时候,快快去请老太太吧。”

王夫人啜泣着,但也逐渐收了眼泪:“你让我如何说得出口。

痰厥!

娘娘正是年轻盛年,怎么就会……”

“说得宽缓些吧。

莫要吓到老人家。”

面对王夫人的质问,贾政扭头避开,又吩咐家人奴仆上来伺候,显然是不愿多提了。

不过是一来一去的一小段对话,但里面透漏出的内容却足以使贾珠心中大恸:他那苦命的妹妹,怕是不中用了……

曾几何时,贾珠也以为自家妹妹能够进宫,那是天大的福缘与造化。

皇宫里,那都是人上人居住的地方,自家妹子能够以女使的身份进去已是不易,若能更上一层在三宫六院里占得一席之地,不仅自己荣光无限,还能惠泽家人。

类似这样的说法,贾珠曾经听说过无数次。

于是他也渐渐的觉得,事情就是这个理儿了。

直到郁嬷嬷一句话喝醒了贾珠:“拿女人去搏前程,不过是家里的男人不抵事罢了。”

回想下当年的旧事,贾珠也不难发现些蛛丝马迹来。

元春进宫那年,正是他科举失败后的第二年。

自己科举失利,不想着重振旗鼓,反而将身子骨熬出颓败之势。

恐怕那时候家里就想着做第二手准备了。

贾家的声势早就是大不如从前,那总得要子孙后辈能挣出头来。

他这个长子嫡孙不中用了,家里的担子就难免压到元春这个长女的头上。

又是一阵吵吵嚷嚷,家里的丫鬟婆子簇拥着品级大妆的贾母和王夫人从屋里出来。

看着架势,怕是宫里网开一面,让亲眷们能进宫见最后一面了。

“怎么办?”

贾珠原就觉得自己亏欠着自个儿妹妹,如今若是连最后一面都见不着……

来不及多想,贾珠就朝着搀扶着贾母的鸳鸯飘去。

都说鬼怪能附身于旁人身上,没道理传说可以而他贾珠不行。

贾母年纪大了,又是超品诰命,行走宫中也挣得几分薄面。

圣人怜惜孤老,特许贾母能带上侍从一人进宫,只是伺候的不能近贵人之身罢了。

贾珠莫约知道这些消息,于是打起了附身到鸳鸯身上的主意。

刚一行动,贾珠就如同撞在一堵无形之墙上。

神出鬼没的郁嬷嬷对着贾珠怒目而视:“你这是要干什么?”

附身什么的对于贾珠来说多少有些说不出口。

更何况是他一个男人附身到鸳鸯这一个姑娘家身上。

眼见着贾母打头,一行人越走越远,贾珠只能对着郁嬷嬷敷衍道:“没,没什么。”

“没什么?”

郁嬷嬷冷哼着,然后周围的似乎阳光都黯淡了几分。

走在前头的贾母打了个寒颤,对着鸳鸯问道:“我的那件红底宝相花的斗篷带着没?”

鸳鸯也是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寒风冻得一凛,但仍不忘回答说:“老太太放心,早就跟您收拾好了呢。”

这一番对话引得郁嬷嬷似乎发现了什么。

她冷笑道:“没什么?外头天光正好,你一个小鬼没什么事会往太阳底下跑?莫不是想魂飞魄散吧!”

郁嬷嬷冷眼瞧了瞧鸳鸯:“你怕是想对人家小姑娘做些什么吧。”

此刻贾珠也生不出什么隐瞒的心思,只能全全交代:“还请嬷嬷成全,我那苦命的妹妹……”

郁嬷嬷原本的主家就是宗室,这深宫内院里的事情她自然也是听过不少,甚至还有亲身经历过的。

听后她叹了又叹:“可怜人呀!”

旋即,郁嬷嬷又对贾珠冷着一张脸道:“怎么?想附身跟进宫?也不掂量着自己几斤几两。

且不说你受不受得了外面的太阳。

就是你能跟着进了宫,你能做点子什么?”

“进去了总比没进去好,多少是有那么一丝努力的希望呀。”

贾珠脑子里的一丝冲动彻底被激醒,但他放不下脸面,只能强撑着继续说。

郁嬷嬷的脸色更差了:“若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