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叔侄爱慕(1 / 2)
第十五章叔侄爱慕(第1/2页)
“小姐,您这是遇上什么喜事啦?”见自家小姐笑意盈盈地跨进院门,丫鬟白薇和青蓝赶忙迎上前,好奇地轻声问道。
“就不告诉你们!”飞燕俏皮地眨眨眼,将兔子面具在她们眼前晃了晃,眼角眉梢都透着藏不住的雀跃。
铜镜前,飞燕望着手中的兔子面具,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夜市上那人的身影——灯火阑珊处,他眉眼温和,语笑晏晏。
“一位故人?”飞燕喃喃自语,指尖轻轻拂过光滑的面具,“他究竟是谁呢?为何只是匆匆几面,却让我觉得如此熟悉,如此亲近?”
她全然未曾察觉,每当想起那人,自己唇边的笑意便会如涟漪般漾开,灿烂得如同春日暖阳。
两日后,中和殿内,檀香袅袅,气氛温馨。二十岁的宋仁宗赵祯与刚回京的摄政王赵元俨商议完国事,屏退了左右,殿内只剩下叔侄二人品茗叙旧。
赵祯略显疲惫的脸上带着几分轻松的笑意:“皇叔,朕近日得了两幅画,笔法颇为有趣,还请皇叔不吝点评一二。”
这位年轻的摄政王赵元俨,年方二十四,不仅手握大宋兵权,更是名满京华的雅士,琴棋书画造诣深厚,南清宫内的珍藏,品类之繁、名头之响,连皇宫大内也难与之比肩。
“哦?皇上竟有此雅兴?本王亦听闻皇上画技日进,正想一饱眼福呢。”赵元俨放下茶盏,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贴身太监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展开两幅画卷。
赵元俨目光一扫,先落于左幅,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蹙——那画技确实普通,线条略显呆滞,墨色也少了几分灵动,观之索然无味,全然不见生气。
他正欲移开视线,右幅却骤然攫住了他的目光!原本平静的眼眸骤然一亮,嘴角不自觉地舒展开来。
只见那画卷之上,群山巍峨,万壑争流,飞瀑如银河倒悬,自天际倾泻而下,撞击在岩石上,激起千层浪花,仿佛能听见那震耳欲聋的水声。山间松林茂密,松针如剑,风过处,松涛阵阵,似有万千军甲肃立,奏响“风的灵动,水的韵律”。远处云峰错落,云雾缭绕,虚实相生,引人遐思。整幅画气势恢宏,意境深远,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立于山巅,听松风、观流泉,心神俱醉。
赵元俨不由得细细观赏了许久,目光中满是赞许之色,忍不住抚掌赞叹:“好一幅《万壑松风图》!笔力遒劲,入木三分,技法精湛老练,意境更是深远悠长。此画虽非出自名家之手,却已然有了大家风范,当真是上乘佳作!”
赵祯在一旁听得心花怒放,脸上露出几分与有荣焉的倾慕之色,笑着说道:“皇叔谬赞了。此画确非大家之作,而是出自一位……嗯,一位年方十四、活泼俏皮的小姑娘之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五章叔侄爱慕(第2/2页)
“哦?小姑娘?”赵元俨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更深的赞叹,“一个小姑娘能有如此笔力与技法,尤其是这画中蕴含的磅礴意境,实属罕见,绝非凡品!”
“皇叔,您可千万别小瞧了她。”赵祯眼中爱慕之色更浓,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飞燕年纪虽小,画技却已是非同凡响,就连朕,也时常请她来御书房陪朕一同赏画论画呢。她的见解独到,往往能一语中的,可不是寻常闺阁女子能比的。”
“飞燕……庞飞燕?”赵元俨心中猛地一震,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随即化为深深的惊叹,“这幅精湛绝伦的《万壑松风图》,竟出自庞飞燕那小丫头之手?”他万万没想到,那个在夜市上与他嬉笑打闹、灵动娇俏的小姑娘,竟有如此惊世骇俗的才情。他细细品味着画中的意境:那万壑松风的雄浑,那瀑布飞泻的奔腾,仿佛暗示着保家卫国的忠义之士,蕴含着忠义奋勇的精神寄托;而那山峦的亘古与松林的常青,又似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与生命的延续……这一切,不正是他赵元俨一直以来为大宋江山社稷所追求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