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能普及吗(2 / 3)

加入书签

的这条新路上,看着绿树青山不断的倒退,身边不时过去的车流……前生最想要的,差不多吧?

钱。

一百多个亿了,还是美元。

如果一切顺利,到年底也许会达到百亿美元。

美女。

上辈子心里的女神已经收入怀中,国际名媛主动投怀,还有两个拼命干事业的朱氏姐妹。

名气。

世界冠军的名气也差不多了吧。

地位。

这个太虚化,不太好界定,仅就老家而言,一个冠军一座球馆再加上一所学校,足够能立得住,只要自己不作死就行。

至于在其它的地方,则不一定。

和环境有关,用得着你的,可以和市长一起吃饭,瞧不上你的,乞丐都能吐你一脸口水。

击败丹神,只差一个时机。

大满贯已经没什么必要,连续打了半年球,李平切身体会到当职业球员真的太难太难,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训练或不停的征战在各大赛场上,这生活不是一般人能忍受得了的,秦灵艳她们需要,自己已经不需要,保留世界前三十二名的状态,能参加下一届次奥运会就参加,不能参加也无所谓,站上苏杯领奖台,拿下各级别赛事的冠军,现在只有全运和世锦两个赛事还有些挑战性。

也许打过世锦之后直接挂拍不再打球。

找到帕丽斯的号拨了过去,却没能打通。

想了想,现在她大概在山区没信号,于是发了一条短信。

此时的帕丽斯正行走在云贵大山里,手机满电却半个格信号也没有,入境后请了当地人做向导,她是以希尔顿慈善基金亚洲区推广大使的身份,并以每年向中国捐款5千万美金的承诺进入山区的。

本来,按她的特殊身份是不能拥有西行这个行程的,后来签订了相关方面的协议这才成行。

到了这边才知道什么是真的贫苦。

几乎是每到一处都在以泪洗面,大山深处的孩子站的笔直,向国旗敬礼,穿着社会捐赠的衣物迎着风雪的模样,让这个从未吃过苦的富家女怎么也想不懂,这里的人却并没有因为贫苦而放弃生活的希望。

终于到了一个美丽如画的小镇,收到了李平的短信,看过之后立即打电话诉说所见所闻。

“我会以希尔顿基金的名义来做好这件事,放心吧。”

她想做的不止是李平提出的在九庙中学由她出资建一座学校的事情,她还要在走过的地方专门成立一个特困生救助机构,配合提升所在小学中学校完成一些教学任务,并将向外输送人才。

她很清楚为什么来中国。

这世上的可怜人何止千千万,而不是去更穷困的非洲国家,李平提议她这个方式,在这一周内有了全新的收获。

在这个国度里,希尔顿帕丽斯女士的名字已经两次登上重要媒体,走到哪个地方都会有重要的官员安排,希尔顿基金也会像下蛋鸡一样的,与教育和民政部门签订捐款协议,为当地儿童和妇女成立100万美元的专项基金,用于救助帮助这些人的家庭或者生活。

用一场慈善旅行见证伟大的变迁,寻找能提供帮忙的地方,甚至让西方的群众都看到了这个东方大国的另一面,一周以来关于她的报道不再是花边新闻,每天,她都会和李平分享着行程和所见所闻,似乎他一直陪在身边,每一天都在体验着不同的新生,越来越有光的生命,从那些获得帮助的妇女儿童眼里收获着生命的意义。

从云省出来,立即北上,准备在八月份他比赛的时候,完成此行最重要的一次捐助。

李平专心给全初中部162个同学带强化复习,每天学校从早到晚16个小时灯火辉煌,连续强学一周,消耗的学习能力+近百,包括初一的在内,用上系统的教学法生灌了七天,小测试最差的同学也能得到良好以上水平,这才放手。

九庙中学的命运,注定将成为历史。

如此的教学方法也只有这一次,看着一个个萝卜头样的孩子们,那张张稚气的脸充满了希望,特别是像刘爽等几个本来底子就很好的同学,也许会冲上命运中遥不可及的清大等名校,终归他们的命运会改变。

省教委已经批准试点成立私立体校,康乐公司和市体教委一起合办,先以羽毛球专业为主,以田径、篮球等专业并行,初高中合体教学,甚至省那边已经透出口风,只要向国家输送冠军级别的队员达到每年1-3人,会考虑将松城学院的体育院系与其合并,成为省体教委直管的高职专院校,省体看中的是康乐体育雄厚的资本,近3个亿都能投到场馆上,李家父子没理由就此撒手,丁厅甚至已经向国教委那边做出了试点申请。

这小半年过来,李平、灵雪组合连续为省内拿到了多个世界冠军,又有康若丹等后续的少年进入国少国青队,丁厅很有底气推进这个事情,按他给李平的定心丸说法,十拿九稳你能拿下一张民办高校的入场券。

于是,这个事情,干脆就直接让希尔顿来重重的插上一脚,李平准备投资1亿华元,让帕丽斯出资1亿美元,松城体院将接收全国老少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