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铁匠铺升级军工厂(1 / 2)
沈桃桃眼睛一亮,目光立刻落到好奇张望的小七月身上。
她瞬间挤出最和善可亲的笑容,一把拉住小七月的手:“小七月,是你呀。
走,跟姐姐进去,让我娘给你煮碗鱼丸汤吃,好不好?”
小七月一听到“吃”
字,尤其是何大娘拿手的鱼丸汤,眼睛顿时弯成了月牙,立刻应着:“好!
吃鱼丸!”
她毫不犹豫地跟着沈桃桃就往里走,完全忘了身后还站着的宋清远。
沈桃桃牵着小七月,回头冲着被遗弃在原地的宋清远,露出一个得逞的笑容。
她正有事要请教这位状元郎,但又怕他藏着掖着或者随口敷衍。
这下好了,先把他家心尖尖扣下当“人质”
,不怕他不乖乖就范。
果然,宋清远看着自家那个被一碗鱼丸汤就轻易拐跑的媳妇儿,无奈地摇了摇头,只能认命地抬步跟了上去,语气里带着几分哭笑不得:“沈姑娘……有何事,但问无妨,何必……”
沈桃桃才不管他那点小小的抱怨,寻了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坐下,让何氏先给小七月弄吃的,然后便开门见山,将目前军城各处人力紧张,相互“抢人”
,尤其是军工方面人手严重短缺的困境,详细地说给了宋清远听。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宋状元你看,这该如何是好?总不能老是这么互相挖墙脚,耽误了正事。”
沈桃桃眼巴巴地看着宋清远,等着他的高见。
宋清远沉吟片刻,指尖无意识地在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眸中闪烁着思索。
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沈姑娘,治乱需用重典,散漫之地需立规矩。
如今军城百业待兴,若继续任由人力如流水般随意流转,确非长久之计。
清远以为,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清晰严格且具有吸引力的分级用工与保障制度。”
他顿了顿,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说道:“先,需明确轻重缓急。
如铁匠铺,日后当更名为‘军械制造局’,或可称‘军工厂’。
其所产火炮、火铳、刀箭,乃军城存亡之根本,当列为最高优先级。”
“既是最高优先级,便须配以最高待遇。”
宋清远的目光扫过一旁正竖起耳朵听的周莹,以及专注的沈桃桃,“凡通过考核,入选军工厂者,即为军需人才,享最高阶工分。
其待遇,远非普通工坊可比。”
他详细阐述起来:“其一,居所。
即刻纳入优先分房序列,且可按家庭人口分得更大,更宽敞的住房,确保其家眷安居,无后顾之忧。
譬如其人若如许琛公子般虽有家眷,窦氏和小阿紫,但无血缘名分,亦可视同家眷予以安置。”
“其二,衣食。
每月除基本工分外,额外配给精米白面,肉食蔬果,确保其体力充沛。
四季放专用工服,耐磨耐烧,以示区别与优待。”
“其三,家眷。
其直系家眷,父母、妻儿可享受免费的医疗优待,子女若愿求学,可优先入学堂,同样免束脩。”
“然,”
宋清远话锋一转,神色变得极为严肃,“享受此等殊荣,亦需承担相应责任。
入军工厂者,需立下重誓,终身服役于此。
其所见所闻,皆为最高机密,终身不得对外泄露半分。
且一旦入选,终身不得擅自脱离,亦不得转投其他行业。
违者,以叛城论处。”
这番话说得狠戾,周莹听得倒吸一口凉气,随即又重重点头:“应该的!
该如此!”
沈桃桃也面色凝重地表示认同。
特殊人才,自当有特殊的管理和约束。
宋清远接着道:“其次,改革现有招工方式。
不能再像如今这般,由得个人凭喜好挑选岗位。
需由沈桃桃和谢爷牵头,对各工坊所需人员进行统筹规划。
设立统一的考核标准,根据个人特长,体力,意愿进行初步分流,再经各工坊教头进行专业技能复核,合格者方可录用。
录用后,原则上亦不得随意变更。”
“最后,需制定差异化的待遇体系。
军工厂待遇最高,毋庸置疑。
其他如砖窑、开荒、畜牧、木工等工坊,则根据其劳作强度,技术含量以及对军城的重要性,划分不同等级的工分和福利待遇。
让众人明白,付出与回报成正比,但核心机密领域,非卓越者不能进,进了便是一生的责任与荣耀。”
宋清远一番话,条理清晰,思虑周全,不仅提出了问题,更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从待遇吸引到严格约束,从统筹规划到分级管理,几乎考虑到了所有方面。
沈桃桃听得茅塞顿开,眼中异彩连连,忍不住一拍桌子:“好!
宋状元果然大才,此计甚妙,就这么办!”
周莹也激动不已,若真能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