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章 最好时机(1 / 2)
李会计微微摇摇头,“这么大的项目,不能拍脑门决定,要做一下财务分析才行。
要是不挣钱,别说本金,利息还不上,公司的风险就太大了。
这几年,太哥投资越来越谨慎,要是没有十足把握,他是不会同意的。”
李会计的想法,也是九叔所想,“是啊玥玥,项目是好项目,还是要谨慎些。”
听完九叔和李会计的顾虑,陈玥不好再说什么了,五指拢了拢头发,“这样吧,春节前,我拿出一份可行性报告,到时候,再一起商量。
不过,即便不做冷库,我觉得有件事也要先做了……”
“什么事?”
九叔问。
“九叔,我觉得把那块地先拍下来。
万一谁坏我们,先下手了,把我们的东边堵住,码头就没有扩建的空间了。”
陈玥把她的想法说给九叔。
九叔微微点点头,“玥玥,九叔惭愧,看问题还没有你看的远。
好,我听你的,这周的例会,我就把征地的事拿上会讨论。
你说的对,就算不建冷库,码头的东面也不能让别人占了。”
……
九叔和李会计一走,在外屋的耿娟进到了里屋。
见陈玥坐在老板椅,满腹心事的样子,站到了她身边,拢着她的头发,问:“玥玥,不顺利么?”
陈玥上身向椅背靠了靠,裹了裹嘴唇,“还好,都很支持。
不过,他们也很慎重,拿不出一份有说服力的可行性报告,不会轻易同意的。”
耿娟笑了笑,走到办公桌前,坐了下来,“玥玥,他们是帮你看家的,越慎重对你爸越负责,这是好事……”
陈玥直了直身子,双手搭在桌子上,“这个道理我也懂,可我觉得你哥说的对,现在是建冷库的最好时机,错过了,等修了省城到旅大高速公路,我们的区位优势就没有这么大了。
现在建好,投入运营。
有船靠,有稳定货源,就算高速公路修好,我们的市场也做起来了。”
“高速公路?什么东西啊……”
耿娟不解。
陈玥指了指桌子上的《江辽日报》,
“这是你哥给我看的,省城到旅大的高速公路已经开始修建,再有三年就能通车。
到时候,省城到旅大货车七个小时就能到,营川离腹地近的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
他的想法,我们冷库今年开始建,明年投入运营,两年时间快速成势,把营川的冷鲜市场做强做大。”
耿娟拿过报纸,头版果然刊登了一条省城到旅大高速公路进展的报到。
看了一遍后,耿娟裹了裹嘴唇,“玥玥,你说我哥脑子里有那么多东西,他连书都没怎么读过,就能想到以后的事。”
“我也想不通你哥一个念技校的卖鱼佬,怎么懂那么多。
对了,昨天晚上,张欣有没有异常表现?”
陈玥想到昨晚耿直火急火燎的样子,觉得有必要问一问。
耿娟摇摇头,“昨天张欣不到八点就走了,没有什么特别的……”
“是么……也是,我们都嫌海参不好吃,一盘子都是你哥吃的……”
陈玥回忆道。
“海参……”
耿娟突然想起耿直饭桌上说那句“男人加油站,女人美容院”
的话,一下就想到了什么。
耿娟用一种异样的眼神望着陈玥,“玥玥……我哥没把你怎么样吧……”
陈玥被耿娟看的有些不好意思,“我现在不是好好的么,你哥能把我怎样……还别说,海参真有效果。
你哥说美容,可能真的有效果。”
“那之后,晚上我就做几根,我们也试试。”
耿娟笑着说。
“对,咱们吃,不给你哥吃。”
陈玥一脸娇笑。
……
鱼市口,耿家卖鱼档。
货好,价格公道,耿家卖鱼档排成了长队。
做生意就是这样,看人家挣钱,除了羡慕,更多是眼红。
因为要到春节的原因,关了一段时间的卖鱼佬们,陆陆续续开了门。
这个季节,能买的只有三类。
一类干鲜海鲜,虾皮、干虾、鱼干、干鲅鱼……
一类是河鲜,凿开冰层,下网捞鱼送到市场,鲫鱼、鲫鱼、青鱼、鲢鱼、草鱼这些河鱼成了冬天里餐桌上的美味……
还有一类是冷冻海鲜。
这类海鲜基本都是从旅大冷库上的货,因为运费太贵,不好卖,很少有卖鱼佬从那里上。
耿家卖鱼档是第一个整车去旅大上货的卖鱼档。
其他卖鱼佬不是没有上货渠道,而是没有耿直的魄力。
去旅大上一次货,最少五万。
售价加上运费,利润就很低了。
一旦卖不动,就会赔钱。
看到耿直的档口排成了长队,很多人的心都活了。
没想过去旅大进货的卖鱼佬,也有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