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章 天一冷库(1 / 2)
旅大,天一冷库。
这个年代没有高速公路,三天前还下了中雪,车不好快开。
凌晨一点出发,走了六个多小时,七点半,才到了地方。
到了天一冷库,耿直直接来到常年给九州大酒店供货的长岛海鲜行。
四年前,九州大酒店正式开业。
每到冬季,营川码头封港的时候,九州大酒店的海鲜就全部从天一冷库长岛海鲜行上。
今年入冬,耿家海鲜档的远洋海鲜,耿直也是通过九州大酒店的渠道,在长岛海鲜行上的货。
这个年代,无论是物流还是客运都不方便,这么长时间,这是耿直第一次来现场看货。
接待他的是长岛海鲜行的店长陈洋。
以前跟陈洋联系,都是通过电话,今天是两个人第一次见面。
之前对话,都是谈业务,今天见面陈洋才知道,耿直还不到二十岁。
操着一口浓重的胶东口音,陈洋赞许道:“没想到耿老板还不到二十,真的是年轻有为啊……”
耿直摇摇头,“小地方的人,立业早。
像陈经理这个样年富力强,大城市立业的才有出息。
陈经理,我们一起去冷库看看吧。”
耿直想着早一点看货,没有多说其他的。
“行,我们去冷库看一看。”
陈洋不再说别的,爽快答应了。
往冷库去的路上,听陈洋介绍,天一冷库总面积十万方,是国内面积最大的冷库。
不仅东三省,连京城的海鲜批发商都来这里上货。
耿直清楚记得,重生前海洋大学旁的国际冷鲜库,总面积一百二十万平,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冷库之一。
想到这是三十多年前,能有这么面积的冷库已经很了不起了。
进到长岛海鲜的冷鲜区,大量的远海近海海鲜在这里存放。
除了营川常见的卤子鱼、大海虾、大飞蟹、远海刀鱼外,还有不常见的海参、鲍鱼、七星斑、鲨鱼、鲸鱼……
几十年后在海洋大学展览馆见过的海鲜,这里大多都有。
不过,很多海鲜在这个年代是没有市场的,见都没见过,更不会有人买了。
耿直看的还是常卖的一些品种,刀鱼、鲅鱼、踏板和大海虾。
耿直先来到刀鱼冷库区,区域面积太大,一眼望不到头。
马上春节的缘故,鱼都装在了礼盒里,看不出鱼的质量。
好与坏,不打开包装,根本无法查验。
好在,有【鉴别系统】!
耿直拍了拍后脑,【鉴别系统】启动。
这个时候,整个存放带鱼的冷库区,每个处带鱼的【美味指数】和【新鲜指数】呈现在耿直眼前。
看过一遍后,耿直心里有数了。
“陈经理,你这库里带鱼品种质量相差挺多啊。”
陈经理摇摇头,挺了挺腰板,“耿老板,我们家的货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会因为过年了,以次充好的。”
“是么,那这次的货,我可要亲自装了。”
耿直见他不承认,说道。
陈经理干咳一声,“耿老板,这些货都是为了春节准备的,打着包装,你自己装可以,不过不能拆包装,按顺序拿,不能从中间掏。”
耿直点点头,“那,一言为定。”
说着,带着小工一起进到了冷库。
当耿直开始搬货的时候,陈洋经理傻了眼。
他万万没有想到,耿直搬货的区域,都是优质远海刀鱼存放的区域。
其他用来以次充好的东海养殖刀鱼,耿直碰都不碰。
要是在以前,没有外包装的时候,这样的情况好理解。
鉴别海鲜高手,一眼就能看出来好坏。
可现在鱼装在礼盒里,根本看到礼盒里的鱼是什么样的,耿直为什么还能看出好坏,这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一上午的功夫,一万斤大海刀,一万斤大鲅鱼装进了车里。
陈洋见到了中午,对耿直说:“耿老板,中午吃顿便饭再回去吧……”
耿直摆摆手,“陈经理,下雪路滑,回营川是重车,容易出事。
把海鲜和踏板选完,就往回走。
春节前我还有来三四回,这顿酒等天好时候再喝。”
“耿老板,我看得出来,你是行家。
海虾和踏板鱼我来安排装就好,不会以次充好。”
说到这里,陈洋顿了顿,“耿老板,快过年了,都想挣点好钱,相互理解,相互理解……”
快过年了,想多挣点钱正常,耿直当然理解,“陈经理,你说的我明白。
海虾和踏板鱼还是我亲自挑,不会给你仓库搞乱。”
毕竟是老主顾,陈洋只好点头答应。
下午三点,两大箱车,两万斤的海鲜装好。
陈洋问:“耿总,本海的海参要不要上点,海鲜温补,男人女人都适合吃。”
对于海参,重生前的耿直接触不多。
即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