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 产业链(1 / 2)

加入书签

听耿直这么说,太叔不好再说什么了,“嗯”

一声,“脚踏实地,很好。

今天是庆祝玥玥给你妹妹小娟金榜题名日子,不说这个,吃饭……”

很快,十道菜上了桌。

本来是为陈玥准备的金榜题名宴,因为耿娟的加入,变成两人的庆祝宴。

两个人同岁,初中时,陈玥在一中,耿娟在九中。

完全不相交的女孩子,因为耿直结识,又因为各自的原因,都考取了营川财校。

再一确认,两人填的专业竟然都是财会专业,不仅是同学,还会是同班同学。

区别是,

耿娟考了631分,是公费生。

陈玥考了518分,是自费生。

本来,耿娟觉得跟陈玥成为同学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毕竟差了一百多分。

不过,一顿饭下来,两个人似乎能聊到一起。

从小到大,陈玥都是在太叔严密保护下长大的。

那几年,码头动不动就打群架,时不时会死人。

太叔为了保护女儿,几乎不让她接触外人。

除了学校、家里,很少去其他地方。

因为这个,陈玥根本就没知心朋友。

耿娟是太叔允许陈玥接触的女孩,将来,会是她同班同学,还有,她还是耿直的妹妹。

经过几件事后,陈玥对耿直已经从救命恩人,升华到了崇拜。

她觉得耿直是个很有本事的人,很想与他多接触。

而接触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通过他的妹妹。

耿娟的想法与陈玥不同。

耿娟是个开朗的女孩,早早担起家庭的重担,懂得人情世故,比一般女生成熟的多。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市场,很快就能跟大家打成一片,被很多人喜欢。

耿娟看来,和陈玥这样有背景的女孩成为朋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再有,别看陈玥娇蛮任性,骨子里是个率真的姑娘。

你对她好,她就对你好。

这样的朋友,值得交。

一番深聊,两个人感情好出很多,约好以后要常见面。

除了陈玥和耿娟相谈甚欢外,九叔跟耿直也聊的很热闹。

聊的最多的自然是海鲜。

无论河里的、还是海里的,都愿意聊。

等到太叔加入他们的聊天后,话题就大了,聊着聊着,他问耿直:兴茂福码头发展方向是什么?

听到太叔的问话,耿直努力回忆重生前的知识。

重生前,作为小镇做题家的他,考上了全国最好的海洋大学,读的是海洋生物专业。

不过,没学到专业课就重生了。

这十多年,绝大时间都是在做题中度过的,其他知识涉猎很少。

好在重生前生活于移动互联时代,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很多知识即便没有深研过,也听到过。

“产业链”

这个词突然从他的记忆力蹦了出来。

既然太叔问道了,硬着头皮说道:“太叔,未来将是产业链的时代,提升码头竞争力,在竞争中保有优势,打通上下游产业是根本。”

“产业链“,令太叔和九叔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耿直,你的意思,要想做好码头,上游要养船,下游要卖鱼,这样可以保证有渔船靠泊,上岸的鱼也能有稳定市场,是这个意思吧?”

九叔问。

耿直努力回忆几十年后关于产业链的知识,记起上课时老师提过养殖业,想到怎么回答了,

“九叔,我觉得养船和卖鱼这样的生意还是其他人做,合作共赢更好。

我说的上游产业指的是近海养殖业,有了自己的养殖场,不仅可以保证渔船吞吐,还可以保证海鲜一年四季供应。”

耿直的回答令太叔和九叔的兴致更浓。

太叔点点头,“耿直,你很有想法,从源头掌控货源,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营川水产品中,近海小海鲜占有很大比重,这一块控制住,码头的上游就抓住了。

耿直,上游做养殖业,你说的下游产业又指的是什么?”

太叔接着问。

耿直沉默片刻,接着说:“太叔,水产品最大竞争力就是鲜活,正因为营川码头上来的鱼、螃蟹鲜活,东三省腹地城市才会有这么采购商来这里上货。

不过,最大的竞争力同样是我们的短板,上岸的水产品如果不能马上销售出去,鲜活不在,白给人也不会有人要。

码头自然希望更多渔船靠泊,这样能挣更多的钱。

可船老大却不想渔船靠泊太多。

船多了,市场就这么大,鱼就不好卖了。

这么说吧,我们码头最挣钱的时候,反而是船老大利润最低的时候。”

耿直这段回答并不是来自重生前的知识,而是几个月卖鱼佬经历总结出来的经验。

九叔“嗯”

了一声,“耿直,你说的一点都没有错。

营川的鱼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