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鉴鱼(1 / 3)

加入书签

经过昨晚系统消失的变故,耿直有些心灰意冷。

躺在炕上,不想起来。

他只想做一条咸鱼,混混日子。

睁开眼睛时候,甚至都想好了,找找下家把档口四千块兑出去。

给妹妹留三千,自己带着剩下的钱去南方找机会。

这个时期,东南沿海到处是黄金,也许就能找到机会挣到大钱。

正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小屋传来了开门声音,耿直知道,是妹妹醒了。

接着,外屋地又传来锅碗瓢盆碰撞声,耿直知道,是妹妹在给自己弄早饭。

妹妹醒了,不好再睡着。

耿直扒拉开蚊帐,穿上衣裤下了地。

四点钟,天已经蒙蒙亮,屋里还很黑。

打开灯,屋子里一下亮了起来。

来到外屋地,从水缸舀了一瓢水,凉水浸到脸上,顿时清醒许多。

听着身后煎鱼过油的声音,闻着鱼香,耿直顿时来了胃口。

擦干脸,站在妹妹耿娟身旁,“小娟,鱼都耨了,你还能煎这么香,手艺真好。”

耿娟拿着筷子的手,轻轻撩了撩散落下来的刘海,

“哥,从我记事起,咱家上顿鱼,下顿也是鱼,要是不做好吃些,怎么能吃的进去。

昨天晚上还剩干饭,冒点热水,就着煎鱼,你多吃几碗。”

“好……”

耿直端起盘子里的鱼进了屋。

刚才在床上想的咸鱼计划,被妹妹这色香味形俱佳的煎鱼打乱了。

耿直一边吃着煎鱼一边想,要是真把卖鱼档兑出去,自己去南方找机会,那这个家只有妹妹一个人。

靠码头的地方都乱的很,妹妹这么小,一个小姑娘根本不行,要是让哪个地赖惦记上,就坏了。

留在家,妹妹能照顾自己生活,自己也能保护妹妹安全。

两全其美。

看来,还是要坚持一下。

能留再家人身边,总比远走他乡的好。

……

营川,崔家码头。

营川一共四个渔码头,松江南岸三个,北岸一个。

南岸三个鱼码头,按大小排是高家码头、郭二码头和崔家码头。

营川城各处海鲜档口卖鱼佬,都是从这三个码头上货。

鱼市口海鲜市场离这三个码头都不远,卖鱼佬们都有习惯上货的地方,耿直父亲耿壮习惯去崔家码头上货,耿直延续了他的习惯。

五点钟,码头开门。

营川城里做海鲜生意的卖鱼佬蹬着三轮车进到码头里面,一家家东看看西看看。

营川鱼码头,是东三省最接近腹地的鱼码头,外地的海鲜商成群结队开着小货车也来这里上货。

之前还空荡荡的码头,一下喧闹起来。

崔家码头是南岸最小的码头,只有三个泊位。

因为码头小,吃水浅,远海的船靠不进来。

这里,只有近海海鲜在售卖。

不过,真正懂行的都知道,营川码头近海的小海鲜,比远海好吃得多。

当地人更认近海的海鲜,鱼市口的卖鱼佬大多都来这里上货。

耿直刚进码头,就听见一个浑厚声音传来,“大直子,今天有新鲜大头宝,你来看看。”

大头宝鱼是这个季节营川人最爱吃的小海鲜,个头不大,味道极其鲜美,红烧、酱炖、清蒸都好吃。

耿直循声望去,一个身材魁梧、剃着光头的汉子冲他喊着。

这个汉子名叫赵宏伟,码头卖货的都叫他“伟哥”

伟哥是两劳释放人员,刚出来半年。

耿直父亲耿壮在世时,常到他这进货,耿直接手卖鱼档,不认识别人,买熟不买生,也上他这进货了。

伟哥的货不贵,斤两也足。

看起来也挺新鲜,不知为什么,一回档口就不是那回事了,耿直吃了几回亏。

不过,伟哥主动喊了,要是不过去看看也不好。

于是,耿直推着三轮车,来到伟哥的档口前。

见耿直过来,伟哥拍了拍光头,挺着大腰板子,指着一大筐大头宝鱼,

“大直子,本海大头宝鱼,市场一块五一斤,二百斤你包圆,我给你算六毛,你看是不是白捡钱。”

赔了半个月,耿直看不出鱼好鱼坏,可什么好卖还是清楚的。

这个季节,市场最好卖的就是大头宝鱼,老百姓爱买,饭店也爱进。

去掉损耗,一斤挣三毛钱,二百斤挣五六十一点问题没有。

想到这里,耿直的心顿时活了。

凑到跟前,伸手进筐里抓一把上来,底下的,一样新鲜。

看来,这一回是买到好货了。

耿直下意识拍了拍脑袋,正要开口,脑海深处传来【叮】的一声,【甄别系统】对话框浮现在耿直眼前。

对话框很简单,只有一组数值:

【新鲜度3】

【美味度2】

【综合指数25,不建议购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