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调查(1 / 2)
出了动车站台之后,沿着高架桥往西走。
已经九月底了,天气仍然闷热难当,地面却是干的。
时不时响起的鸣笛声,让人有些疲倦的身心更增添了份焦虑。
黄志友的脚步说不上轻快。
他今天本不必出勤。
很久没有休假了,还以为今天可以悠游的泡杯咖啡。
为了今天,他特地在昨天下班后,去了最大的百货超市购物。
公园的左侧就是事发的小区。
从大门口进去,执勤的安保见是穿着警服的人,知道是来调查案件的,亲切的打开了平时只有机动车才能开的围栏。
黄志友向他微微一笑,但却并没有第一时间走向事发的大楼,而是在公园前转一转。
转到了离事故大楼很近的,一家挂着“刘家饼铺”
的小店,店面宽度不到两米。
烤饼的台子面向人行道,后面坐着一个四十岁左右的胖女人,正在玩手机。
店内还摆着各式各样的咸菜,但是没见到泡咸菜的坛子。
“老板娘,多少钱一张饼。”
黄志友出声招呼。
中年妇女急忙放下手机。
“好,来了来了。”
妇女站起身,把手机揣进兜里。
黄志友衔了根玉溪牌香烟,打火机点着,瞄了一下四周。
事发居民楼附近已经被警戒线围起来,不远处立着块牌子“外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进入警戒圈内,违者必按民事法予以刑拘。”
黄志友这才看清楚,警戒线围住的区域,是一片不大不小的广场,广场的中心,立着一个音响,想来是广场舞大妈们平时跳舞用的。
老板娘的一席话,也间接肯定了黄志友的猜测。
“以前四五点,还能来这里跳会舞,自从发生了那件事,广场也封锁了,弄的小区里各个人心惶惶,生意也不好做了。”
“警察是什么时候来的?”
“就昨天来了好多警车,应该是你的同事吧。
你说,小琪是个多好的人,说没就没了。
以前还老光顾我的店呢。”
“是个女孩吧?”
黄志友回头问,“大概多大年纪?”
“也就十七八岁吧,听说是吃了过量的安眠药,休克死亡的。
奇怪,这孩子平时看着也不像自寻短见的人呢,不是吗?”
黄志友看了写着“烤饼一张三元”
的牌子,付了钱。
老板娘亲切的说:“多谢。”
然后说:“请尽快破获案子,拜托了。”
黄志友点点头,走向大楼。
在老板娘身后,想必有更多的人,和她有着同样的心声。
穿着制服的警察在大楼前严密排查进大楼的每一名住户。
黄志友钻过警戒线,一个警察狠狠地盯着他,他指了指胸口,表明身份。
那个警察明白了他的手势,向他行注目礼。
居民楼有两层厚厚的玻璃门。
一层是正常开合,供居民进出的。
另一层是过了午夜十二点由负责人关闭的,以便安全。
向一楼的警察打过招呼后,黄志友走进电梯。
出乎意料,电梯里有些脏,楼层的按键不知被谁涂上了厚厚的石灰。
循着一楼的按键,黄志友找到了十三楼的按键。
门开了,走出两个男人,是同组的刑警。
他们看到黄志友便停下脚步。
“哦,辛苦了。
难得的休假,你真倒霉呀。”
其中一个对黄志友说,他比黄志友大两岁,另一个年轻刑警调到警察局还不到一年。
“难怪我今天老是心里慌慌的,觉得不太妙。”
说完,黄志友又压低声音道:“案发现场有被破坏吗?”
对方皱起眉头,摇摇手。
年轻刑警在一旁苦笑。
“受害人的尸体一早就被抬去做尸检了,案发现场恐怕早已像黄兄的感情生活,千疮百孔了。”
黄志友脸一红,“这样啊,也难怪,法医那边净想着早点结束工作好下班。”
“陈满队长刚到。”
“哦。”
“那我们去外头转转。”
“好。”
黄志友似乎对刚才同事开玩笑的话耿耿于怀,并没有要打算过多的交谈。
戴上手套,轻手轻脚地进入案发现场,即便现场早已被破坏的非常严重。
阳光透过落地窗照进来,室内不像电梯里那么暗。
调查人员聚在窗户对面的墙边。
有几张陌生面孔,多半是分局的人,被临时调派到现场,其他都是看腻了的老相识。
其中与黄志友交情最深的那个率先看向这边。
他是队长陈满,头发剃成干净利落的平头,戴着眼镜,镜框是灰黑色的,左眼角的一道疤痕只差几毫米就会伤及眼睛。
陈满没有说“辛苦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