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曜变天目(1 / 2)

加入书签

当老先生想到了爱新觉罗载涛的时候,又转念一想,没听说载涛改名的事啊。

虽然爱新觉罗载涛的子女们都改姓金了,但他本人还是没有改。

也许载涛不想自己的子女因为动荡的社会而受到迫害吧。

而他自己本人却没有因此改名换姓,也许他怕愧对自己祖宗吧。

而且载涛都去世十年了,那岳正阳肯定不是他的徒弟了,不然岳正阳就会介绍师父的时候是叫先师了。

说道载涛其人,那千万不要和溥仪相提并论。

在日军侵华期间,曾拒绝到伪满洲国任职。

建国后,被太祖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

还历任总后勤部民政局顾问、国家民委委员、北京市民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员。

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所以说不能把清朝的皇亲国戚都说成汉奸,也有忠烈、为国为民之士。

猜不出岳正阳师承的来历,老人也不纠结。

“既然小朋友对这些老玩意有兴趣,那就到老朽的书房看看吧。”

难得有一位小友来拜访自己,他也非常喜欢提携像马卫都这样的后辈。

随着老人来到书房,在老人打开书房的时候,岳正阳惊呆了。

岳正阳本人知道后世的事情,刻意为之才,再加上他有妖孽的空间,才拥有了无数的古董文物。

而老人房间里虽然没有岳正阳的古董多,但堆满一个房间古董的视觉震撼感,把岳正阳冲击到了。

这哪里是书房啊,简直就是古董仓库啊。

曾‘山’字型古董架上琳琅满目的摆满了瓷器,有青花瓷、掐丝珐琅、白瓷、青瓷等等。

岳正阳认真看了一会儿。

突然,他一只茶碗感兴趣了,这只茶碗与其它瓷器不同。

这只茶碗不同其它瓷器地方是,它是多彩的。

岳正阳空间里所有的瓷器加起来,都够用卡车拉十几趟的了,可是里面没有一只是像这样的。

岳正阳想拿起来看一看,不过,这是别人的东西,要经过老先生同意才可以。

“老先生,我能拿起来看看吗?”

老人很开明,也很大方,听岳正阳要拿博古架上的古董鉴赏,哪有不同意的。

对于老先生来说,这些古董就是让人鉴赏的,若是一直放在自己的书房里,那才叫浪费了。

“小朋友尽管看,都都你陪着你朋友吧,我去客厅坐一会儿。

人老了,不能站太久啊。”

说完,老人自己拄着拐杖,回到刚才岳正阳喝茶的客厅里。

他一点都不担心岳正阳会顺走自己的古董。

岳正阳对老先生这样开阔的心胸非常佩服。

说实话,若是换成他自己,也不会做的像老先生这样自然洒脱。

岳正阳想着等自己和老先生一样老了,也许会和他一样豁达了吧。

岳正阳双手托起这只多彩碗,拿到自己面前。

透着阳光,只见瓷碗的裴红英颜色在自己的转动下,色彩也不停的变化。

这只瓷碗整体的颜色是天蓝色,如同星空一样。

而在天蓝色的上面有点点圈圈点缀,正像这星空中的星星,也像一颗一颗小眼睛。

在瓷碗的星空中,有一处飘着一片一片的小云朵,火红色的云朵。

这奇异的云朵状的一小片,就像星空深处那奇异的极光,非常漂亮,非常精彩。

“靠,真她妈好看!”

岳正阳都忍不住赞叹一句。

“岳正阳,你小心点,这可是钧窑瓷器,就连文物商店都没有,你可别打碎了啊!”

马卫都对岳正阳这么随意转动手里的瓷器十分不满,都直接叫岳正阳的名字了。

他是怕岳正阳一不小心把瓷器打碎了。

要知道岳正阳手里的可是钧窑瓷器,而且是少有的窑变瓷器。

钧瓷始发于东汉时期,到了宋代才是鼎盛时期,它可是五大名窑瓷器之一。

在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里,钧窑瓷器被称为国宝、瑰宝。

它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着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

的美誉。

钧窑瓷器以它特有的古朴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更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的神奇窑变。

它那七彩神光、云霞星目、等等无穷变化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

之首。

岳正阳从眼前的这一件瓷碗,终于明白了乾隆的一首诗意境。

“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

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

在宋朝那个年代,色彩是很难得的东西,尤其表现在瓷器上面,要烧制出有色彩,少之又少。

而且那些自然而然形成的图形色彩,都不是人为操控的,在出窑之前,窑工们都不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