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兀术之死(3 / 3)

加入书签

上是要求两人轮流监视和开导太上皇,让其彻底退出政坛,无法再干预朝政。

至此,太上皇赵佶实际上已被儿子赵桓软禁了起来。

做完以上这些,赵桓尤嫌不够,在这年五月初一又再次下诏,“令提举官日具太上皇帝起居平安以闻”。

也就是要求将太上皇赵佶每天的活动及时上报,表面上看是对父皇的关心无微不至,实际上却是进一步加强了监视,并防止太上皇赵佶和外臣相通。

到了五月十三,赵佶回京已经一月有余,赵桓才允许他在御紫辰殿受贺、接见群臣。

而赵佶也不是省油的灯,他虽被软禁,却不忘笼络左右,“犹时取财物,颁赐左右”,这就使得赵桓大为恼火,遂下定决心,限制赵佶的财物来源。

于是,赵桓再度下旨,“令开封尹籍所入龙德宫无数,目有得赐者出,即纳之于宫。”

即命开封府清查太上皇龙德宫的库存,登记造册,但凡有人获太上皇所赏赐之物,出龙德宫后一律没收入皇宫。

这种做法实属罕见,足见赵桓对父亲的成见之深、警惕性之高。

赵佶对此自然大为不满,可由于他此时已失去自由,面对这种局面却也有心无力,但还是委婉地做出了抗争。

据史书记载,宋徽宗“每有手笔付上(宋钦宗),自称老拙,谓上为陛下”,这或许是其不满情绪的流露。

安卓苹果均可。】

随着父子隔阂愈加严重,赵佶对当初禅位一事追悔莫及,再加上他被软禁宫中,彻底失去了消息来源,以至于并不知道金人已让穆栩逐出关外一事,竟异想天开的提出,为防金人再次犯阙,请求赵桓放他去西京洛阳治兵。

此议一出,让赵桓更是震怒,认为他这位父皇依旧贼心不死,时刻还想要行复辟一事。

为了彻底打消赵佶不切实际的幻想,赵桓便对赵佶昔日最信赖的旧臣举起了屠刀。

这些人里,又以“六贼”为首。其中,李邦彦被赐死;王黼安置永州,途中秘密处死;蔡京贬于儋州,途中病死(另一饿死);童贯贬于吉阳军,途中赐死;朱勔贬于循州,不久被斩首。

除了上述五人,便是暗助赵桓登基的梁师成也被列为六贼,贬为彰化军节度副使,途中赐死。

可见赵桓为了剪除赵佶羽翼,已到了无所顾忌的地步。

82中文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