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往事(1 / 2)

加入书签

白井不介意再拉一个人下水。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

有时候知道得越多,不代表就越好。

知道了一些不该知道的事情,反而会让你陷入一种危险的境地。

无知总是能让人快乐。

只要看不见危险,那么就是安全的。

只要看不见航线上的冰山,游轮就是安全的。

至于说肯定会生的糟糕后果?那就到时候再说吧。

白井拿起了水杯,先抿了一口,为接下来讲述作准备。

这位副行长抬起头看了一下天花板,仿佛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过了一阵,他开口道:

“我最早认识江里子的时候,是在产业中央银行。

你知道的,东京中央银行就是由东京第一银行和产业中央银行合并。

在合并之前,我就已经认识江里子了。”

“如果你单单看东京中央银行的人事履历,并不会觉得我和江里子有多少交集。”

北原听着白井的话,内心也是同意。

如果光看东京中央银行的履历,白井和江里子甚至都在不同的部门。

唯一一段重合是白井和江里子前往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进行短期的海外进修。

白井接着说道:“那个时候,我在地方支行上工作。

在当年的业绩考核里,我整整以接近额两倍的量级,完成了行里的任务。

也就是那一年之后,我被调入了产业中央银行总行的融资三部。”

“在产业中央银行的总行层面,企业融资被为了五个部。

分别是一部、二部、三部等等。

就像现在东京中央银行的营业一部、二部之类的。

虽然划分了五个部门,但其实也是各自有交叉,每个融资部的工作边界并非泾渭分明。”

“那个时候,江里子就是融资三部的主任。”

“在产业中央银行的时候,江里子率领的融资三部,业绩并非是最突出的一个。

看起来有点不起眼。

当时那个年代,还有卫星投资热潮。

许多银行都抢着将资金返给研究卫星的通信公司和太空公司,算是一个泡沫。”

“可那个时候,江里子的融资三部,对这股投资热潮不为所动。

在其他各部都抢着将资金放贷给卫星有关的企业时,我们融资三部连一间相关行业的公司,都没有上门拜访过。”

“我当时还年轻,曾有些不解地找过江里子问她,为什么不将资金放贷给热门的卫星公司?她没有回答,只是让我自行体会。”

“后来,卫星投资被证明是一个泡沫。

即使有文部科学省的强有力的补助和扶植、地方市政厅的补贴,但是这些公司还是倒闭了。

他们无法产生足够的盈利,来覆盖成本。

于是大量的坏账出现。

我们融资三部居然躲过了这一劫。”

“从这件事之后,我就对江里子佩服的五体投地。

渐渐的,我现融资三部的业绩不一定是最突出的,但一定是最平稳的。

虽然每年的增长并不惊人,可是这样持续下去之后,累积下来却也是一个可观的数字。”

在白井的讲述中,江里子沉稳的性格,马上就勾勒出来。

北原暗暗思忖起来。

一个能抵挡住投资泡沫诱惑的人,必然是有极强的忍耐力和行动力。

看来,这个江里子是一个非常棘手、难对付的人。

“那这么说来,继续下去,江里子也总该在产业中央银行做到类似董事、副行长的位置。

毕竟,按照你的说法,多年这样累积下来,融资三部的业绩迟早都是第一。”

“这就不对了。”

白井苦笑了一下。

“相反,江里子在产业中央银行的时候,常受到高层的打压。

这就是银行,人事就是一切。

哪怕你的能力再突出都不行。”

“是怎么了?为什么会受到高层的打压?”

“据我了解到的,应该是当时产业中央银行有一位董事,想将银行资金放给他的关系企业。

虽说是关系企业,但这企业也是财力雄厚的那种大企业。

好像是专攻汽车某个装置的阀门。

于是,这位董事就找到了江里子,希望她能将款项放给这家汽车阀门企业。”

“那个时候,因为接连几个产业泡沫的破灭。

各个融资部的坏账都很多,他们全都畏手畏脚,不敢放款。

只有融资三部的手中还有比较大规模的资金数额可以动用,于是就在这种情况下,这位董事找到了江里子。”

“听说,江里子当时毫不留情地拒绝了这位董事。

两人当场就在走廊上吵了一架。

吵得很大声,还引起别人围观。”

“后来,这位董事,还召开了一个贷款评定会。

一口气将好几个贷款项目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