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出使西域(1 / 2)

加入书签

四年后

永平十六年

芒种

楚王刘英谋反,牵涉许多官员。

朝廷无人敢审理此案,判重了怕皇帝走狗烹,判轻了怕皇帝不满意。

御府令苏茂(苏宸)藉助中常侍郑眾,向皇帝提议袁安可以担此重任。

皇帝任命袁安为楚国国相。

袁安的判决处理让皇帝很满意,没有太多死刑,多为流放罪。

精明的袁安看出来了,皇帝想要打击豪强,让豪强去南方开荒,所以,没有太多死刑,也不至於无罪释放,全部流放去扬州荆州南部开荒。

这种事,皇帝本人是不可能亲自下场的,万一出现了偏差,皇帝的名声就差了,只能让

去岁

大汉五万大军北伐,攻打北匈奴。

【大汉北伐军

汉军骑兵:20000

南匈奴骑兵:10000

羌胡骑兵:10000

乌桓骑兵:10000】

北匈奴遭受重创,无力掌控西域。

皇帝於是又准备攻略西域。

苏茂(苏宸)被临时升任中常侍,秩一千石,隨军出征。

中常侍此时只是一千石,以后才会升到二千石。

跟著一起升官的还有其他苏家子弟。

叔父苏琨升任充城长(县长),秩四百石

虽然还是四百石,但还是升迁了。

户口一万以上为大县,称县令,特殊县即便户口没有一万,称呼也是县令。

户口不满一万称县长。

大县设两个县尉,小县设一个县尉。

郡治所县的县令为一千石。

普通县令为六百石。

普通县长为四百石。

虽然县尉和县丞理论上是平级,但实际任命中,同一个县的县丞比县尉高半级。

苏苍苏节升为郎中,比三百石。

一个月后(歷史)

小暑

奉车都尉竇固领兵前往攻打北匈奴呼衍王。

北匈奴又败,向汉朝请求称臣停战。

汉朝拒绝。

想投降都不被允许,真惨。

不过也跟北匈奴诚意不够有关。

北匈奴只肯在名义上称臣停战,不送质子,也不朝贡。

竇固屯兵伊吾,防备北匈奴重返西域,又让假司马班超出使西域各国,让西域各国臣服。

中常侍苏茂(苏宸)跟隨班超出使西域。

又半个月后(歷史)

大暑

鄯善国

班超只带著三十七个人便踏上出使之路。

三十六个汉使,外加一个苏茂(苏宸)。

鄯善国(楼兰国)首鼠两端,在北匈奴和汉朝之间左右摇摆,左右逢源,此番出使鄯善国,便是要让鄯善王彻底断了对北匈奴的念想。

“苏常侍是第一次来西域吧。”

路上,班超主动找起话题。

“正是。”

苏茂(苏宸)如实回答。

对於西域,他了解不多,玩各种战略游戏也从来不从西域开局。

他最喜欢的开局还是沿海地区,其次是一些蛮荒之地,比如秭归县。

相比较中原,秭归县確实算得上蛮荒之地。

鄯善国

王宫

“诸位汉使快坐吧。”

鄯善国的宫廷官员是个语言人才,精通各国语言,自然包括中原的语言。

班超表明来意,希望鄯善国能够彻底倒向汉朝,驱逐北匈奴的使者,允许大汉驻军。

鄯善王笑了笑,只是让班超等人好吃好喝,並找藉口道:“匈奴人残忍,驱逐匈奴使者,只怕匈奴大军南下报復,那时,如果汉廷不能及时派兵来支援我国的话,我国臣民恐怕遭受兵灾。”

班超回答:“匈奴人被我大汉打得四处逃窜,只要有我大汉驻军,匈奴人怎么敢侵犯贵国呢”

双方说的都是鄯善国的语言。

班超同样是语言大家,精通各国语言,自然包括西域各国和匈奴人的语言。

“你们中原有句谚语,远水不解近渴,想必汉使也能明白,大汉就算再强大,可这里是西域,距离中原万里之遥,恐怕很难威慑这里的匈奴人。”

鄯善王始终不肯彻底倒向任何一边,保持中立,是他的国策。

又半个月后(歷史)

立秋

班超等人在鄯善国待了半个月,时不时就找机会劝说鄯善王,但没有效果。

夜里

汉使营地

班超召集眾使者,商量道:“光靠嘴皮子,就算再劝一万年也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