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琴归来有余闲一曲知音佐清茶下(1 / 2)

加入书签

今天的阳光不浓烈,南风习习,颇有凉意。

白千羽由公园北门进去,这边靠近人工河,人工河绕情人坡一周,蜿蜒公园各处,最终流入护城河。

人工河对岸,情人坡脚下,有个凉亭,三面邻水,颇有情致,白千羽决定就去那里歇一下。

白千羽把古筝放在亭子里的石桌上,揉着酸痛的肩膀,眼前碧草青青,绿水一汪,哪里都可爱。

放眼望去,对岸的垂柳,好似上好的明前龙井,清亮柔美,让人心旷神怡。

情人坡上,夹岸的夹竹桃,或白或粉,姿态袅娜,格外养眼。

远处的话好似迎春,绿衣黄裳,亮丽炫目,不好忽视。

凡有水域的地方,隐约都有三分情致。

风流袅娜,婉约妩媚,处处女儿态。

白千羽不禁感慨:“我该是个男儿,溺毙在这柔情里,虽死无憾。”

看着眼前的碧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这句话一直出现在白千羽的脑子里。

“绿水幽悠,波澜不兴,只单看看便已沉醉,哪里又舍得真的涤我尘襟,白白地污了这一汪好水?”

“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梦得的句子,换了时间换了地点,依旧这样得宜。

这一湖好水,实在美得惊心动魄,纵言语俪句再恰到好处,也哑然失色。

许久未这样一个人静静的赏景,白千羽内心感慨良多。

白千羽忍不住拿出古筝,一曲《出水莲》,从凉亭中流淌而出。

“妈妈,妈妈,那里有人弹琴!”

一个小孩惊呼。

《出水莲》旋律清丽、典雅,速度中庸、悠闲。

白千羽右手连托,前倚音润饰的曲调,富有动力。

丰富的表现手法将出水莲的神态、气质刻画得栩栩如生。

凉亭内,汇集了六七个前来游园的人。

有一对带小孩的年轻夫妇,还有一对小情侣,有一对中年夫妻,和一个上了年纪的大爷。

还好这凉亭够大,亭子四面的栏杆都带有排椅,这么好多人也都有位置坐,并不显得拥挤。

“哇,妈妈,你看”

小朋友说着摸了一下百千羽的琴尾。

“哎,不能碰姐姐的琴哦,你站在边边看看就好了。”

小孩的妈妈拉住他,温柔道。

“没事的,没事的,不要紧,”

白千羽忙道,“小朋友,你想听什么,《世上只有妈妈好》好不好啊?”

白千羽摸了一下小孩的脸,柔声道。

“嗯”

小孩用力的点了一下头,扑进妈妈怀里。

勾,托,抹,托,一首简单的旋律,白千羽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动听的旋律了。

一曲毕,又弹了一首《战台风》。

扫摇,轮抹,刮奏、扣摇、大段摇,气势磅礴,一气呵成。

白千羽在炫技。

听琴的人,逐渐散去。

白千羽摘了指甲,也准备回去了。

“怎么要走了,我们才刚来,你就要走?”

这声音熟悉又陌生,清冷中带三分调侃。

白千羽抬头,见是柳寒松。

他今天穿着黑色t恤,及膝短裤,夹板拖鞋,看起来颇为休闲。

他旁边还有一个男孩儿,跟柳寒松,差不多高,长得有点微胖,小麦色皮肤,叶绿色横条纹polo衫,一双夹板拖鞋,放荡不羁爱自由类型。

“出来久了,自然要回去了”

,白千羽没好气。

“看不出你还会弹琴嘛?”

柳寒松浅笑了一下。

白千羽觉得他这个笑有些邪魅。

“这是你朋友?”

百千羽指了下叶绿色横条纹polo衫朝柳寒松问。

“他叫“张晓东,你可以叫他‘冬瓜’,”

柳寒松笑道。

张晓东并不搭话,只是坐在栏杆的排椅上,看着他俩,眉眼带笑。

“听琴是要收费的,你们确定要听?”

白千羽戏谑地看着他俩。

“多少钱?”

柳寒松说着从一个裤兜里摸出手机,又从另外一个裤兜里掏出一个黑色皮质钱夹。

“10块够吗?”

说着拿出10元放在白千羽放在桌面的琴罩上。

一脸认真地看着白千羽

“走开,”

白千羽拿了钱,仍在柳寒松身上。

“噗,哈哈哈哈…”

张晓东笑的一脸放肆。

柳寒松,弯腰捡了钱,往张晓东身边一坐,一副“今天听不到琴,谁都别想走”

的架势。

“想听什么?”

白千羽缠指甲的动作都带着好大的气。

《平湖秋月》?还是《十面埋伏》?白千羽带好指甲,手抚琴弦,扭头盯着他俩。

“别那么大气嘛,《知音》吧,你就把我们俩当成知音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