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大队考了二十多个大学生(1 / 2)
陆晓雪看出了小姑子的心思,拉著她的手,说道,“子楠,如果你哥估算的没错,你这分数,也是有很大机会上京大的。
回头和你哥打个电话,再问问他。
或者给咱爸打个电话,咱爸在教育部工作,肯定知道京大的大概录取分数线。”
林子楠觉得嫂子说的有道理。
先不急著发愁,回到大队,打电话问问她爸和她哥。
不仅林子阳一家三人考的很好,胡家湾生產队的知青们,考得也非常优秀。
好几个达到了重本线,一大半人达到了本科线和专科线。
胡家湾生產队参加考试的知青,有二十八人,考上大学的一共20人。
外加陆晓雪几个不是知青的队员,这次胡家湾生產队考上大学的人数,是23人。
正常情况下,一个生產队能出一个大学生,都非常了不起了,更別说一下子出了二十多个,说出去真的嚇死人。
而且这次县里理科前三名,全都是胡家湾生產队的,这让原本在全县已经有一定名气的胡家湾生產队,再次出尽了风头。
不用说,回头县里肯定会结合今年的高考成绩,对胡家湾生產队进行重点表扬。
看完分数,大家便跟著拖拉机回了生產队。
他们一回到生產队,大队长胡长平还有队员们,都上前围住了他们,询问他们的考试成绩。
对於考试结果,徐洪庆做了总结。
当队员们听到他们大队的知青还有队员都考的这么好,当即沸腾了起来。
知青们考的好,队员们觉得都在预料当中。
毕竟他们胡家湾生產队的知青,和其他地方的知青不一样。
他们这边对人才的要求很严格,大队的知青们,每天都要抽时间看书学习。
他们的基础打的比別人好,去参加高考,自然更容易考出好成绩。
让队员们最惊讶的是陆晓雪,这妮子竟然考出了全县第二的好名次。
要知道,这妮子只有初中学歷,居然比那么多高中毕业的知青考得还好,真的太牛了。
依著陆晓雪的考试成绩,估计能和林子阳一起上京大。
陆晓雪是他们胡家湾生產队的人,不是外来的知青。
这丫头能考出这么好的成绩,证明他们这些乡下泥腿子,只要够努力,奋发图强的学习,同样能学有所成,有机会考上好大学。
所以对比那些外来的知青们考上大学,队员们自然更兴奋於陆晓雪的成功。
“哎呦,晓雪这丫头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想到是个隱藏高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是啊,之前以为晓雪只是长得漂亮,没想到这丫头的脑子还这么灵光!”
“这说明啥,说明咱们林会计有眼光。
人家肯定不是只图晓雪的外貌,也是被晓雪的聪明劲吸引了。”
“林会计那么聪明,看人的眼光自然差不了。
他们两口子都这么优秀,真是越看越登对。”
“哈哈,咱们大队这次也算出尽风头了,考了这么多大学生不说,还把全县前三名都占了!这说出去,外人肯定羡慕死了,会说咱们大队风水好,人杰地灵!”
“……”
“……”
外人震惊於陆晓雪考了全县第二的好成绩,陆家人也都是惊喜交加。
曹雪萍哪里能想到,他们家有个文曲星下凡的女婿就算了,结果闺女也这么爭气,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因为过於高兴,陆家人激动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一个个都呆若木鸡。
胡长平听到队员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嘴角不由的上扬起来。
大队出的人才越多,说明他这个大队长当的好。
这事儿上面知道了,肯定要表扬他,表扬大队的。
胡长平乐呵呵的冲队员们道,“咱们大队的考生考得太好了,这是大喜事,咱们得好好的庆贺庆贺,所以我建议,举办一场庆功宴,咱们全村的队员们一起做酒席,大吃一顿。”
大队自己就有养猪场,去养猪场拉一头猪出来,就能做出丰盛的宴席。
胡长平这么提议,也不光是为了这件事庆贺,同时也想弄点好吃的,给大家补一补,算是给队员们发福利了。
到时候他再借著队员们一起吃酒席的机会,宣传一下教育的重要性,希望他们胡家湾的队员们,以后都能重视起对孩子的教育。
人才是未来,往后胡家湾生產队每家每户,都得让孩子去读书,抓紧孩子的教育问题,爭取让他们大队的孩子,能和这些下乡们知青一样,考上大学,走出山村,闯出一片天。
他们大队的人才越多,后辈们才能更好的建设家乡,让他们胡家湾生產队发展的越来越好。
对於胡长平的提议,队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