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去省城买猪崽(1 / 2)
正常情况下,大队的人头粮,差不多是一个人五百二十斤。
五百二十斤粮食,听上去像是不少,但实际上不全是细粮,还包括粗粮,像红薯,土豆这些,都是非常占重量的。
因为东北这边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所以大队的人头粮还算可观,在那些人多地少的地区,队员们只能分一点点粮食,根本不够平时填饱肚子的。
林子阳记得,前世他下乡的地方,是在大西北,那边的粮食產量严重不足,一个人头大概只有三百八十斤粮食,再节省都不够吃的。
所以前世下乡到大西北,在没有家里补贴的情况下,林子阳饿的跟豆芽菜似的。
当然,要不是他鬼迷心窍当舔狗,死命贴补陈姍姍,也不会过得那么悽惨,虽然大西北的山不如东北的大山富,但运气好的时候,也是能打点儿野味的。
打的那些野味,他如果全自己吃了,肯定也能把自己养的又高又壮。
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林子阳还一直无私奉献,从自己嘴里节省口粮和肉,全部寄给陈姍姍,燃烧自己,照亮那个贱女人。
想到前世的种种,林子阳觉得他就是个冤大头,真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大嘴巴子。
还好,这一世不用当冤大头了。
他不用贴补陈姍姍不说,还把陈建设送去了大西北,体会他前世下乡的苦与痛。
也不知道陈建设那混蛋,现在在大西北过得怎么样,不用想,肯定苦哈哈的。
要是能知道他过得有多惨,林子阳肯定会很高兴。
大队的人头粮是五百二十斤,但是可以自己钱再买粮食。
那些一年下来乾的工分多的人,就能从大队分到钱,自己钱买粮食,不用票。
但是那些工分不足的,就要成为倒掛户了,不光没法分钱买粮食,还得给大队贴钱,把欠的工分补上。
对於这种平时干活不积极的,大队还要对他们进行通报批评。
以家庭为单位,每家领到了粮食,林子阳需要在帐本上做详细的记录,记录的內容,无非就是这户人家领到了多少粮食,具体领到大米多少斤,土豆多少斤,红薯多少斤……,之所以记录,是方便分粮后的再核对,万一出了什么差错,好有个凭证,后续还可以弥补,免得出现扯皮的情况。
大队每家每户都领到了粮食,每个人都笑得合不拢嘴,打算晚上大吃一顿。
光是分粮食,胡长平带人分了整整一天。
林子阳他们这些下乡的知青,同样领到了自己的那份粮食。
不过因为来胡家湾生產队不是很久,他们分到手的粮食不算多。
再就是林子阳和涂卫国都是能吃的,从大队分到的这些粮食,根本就不够他们吃。
在不够吃的情况下,就得自己钱买。
於是林子阳从大队集体那买了两百斤细粮。
暂时先买这么多,后续不够吃的话,再接著买。
要是一次性买太多,就有容易招人嫉妒。
不过即便林子阳买的粮食不算特別多,但是还是给別人来了不小的震撼。
林子阳可太有钱了,二百斤的细粮说买就买,太土豪了!
涂卫国和林子阳一起,把粮食都弄到了林子阳家。
忙了一天,晚上林子阳和涂卫国简单的吃了点麵条。
麵条也是细粮,能吃上麵条,涂卫国已经很知足了。
忙完了分粮食的事,林子阳不需要再搞帐目了,但还是閒不下来,因为大队的养猪场建起来了。
现在急需解决小猪崽的问题。
胡长平找到林子阳,问道,“林知青,关於白毛猪的事儿,我已经问过孟书记了。
孟书记说了,咱们安平县现在还没有白毛猪的猪崽,县畜牧站那边他也帮忙打听了,那边暂时也不打算引进白毛猪。
所以想要买白毛猪的猪崽,只能去省城。”
听到胡长平这么说,林子阳並不意外,这事完全在他的预料中。
现在才75年,长毛猪刚引进国內,还没推广开,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引进这种新品种,基本养得都是本土的黑毛猪。
省畜牧站能买到就行,大不了跑远点,就是麻烦了点,林子阳最不怕麻烦。
胡长平说著,给林子阳递了一封介绍信,“这是孟书记拜託县畜牧站的同志写的介绍信,你拿著这个介绍信,可以去省里的畜牧站问问,应该能买到长毛猪的小崽子。”
林子阳接下胡长平递来的介绍信。
没想到孟书记办事这么周到,很多事都提前帮他考虑到了。
“行,大队长,那您也给我开封介绍信,我去一趟省里,早点把长毛猪的猪崽买回来,咱们大队也好早点发家致富。”
胡长平应了一声,准备去给林子阳开介绍信。
这年代,不管是出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