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老山羊与月平商议破邪阵计划(2 / 2)
p>具体分工如下:老山羊负责调动撞杆山的“生息脉”,从九个“气脉出口”同时冲击邪符,打破邪阵的外层防御,切断邪符与老鸭婆的能量连接;月平则在豆腐堰一侧,用“开眼箭”作为主武器,配合“意剑”,从外部打通“气脉通道”,直达水洞子底的邪祟晶石位置;同时,月平要时刻关注老鸭婆的动向,若是发现它有清醒的迹象,便尝试用“清心净化术”进行引导,若它反抗激烈,则先压制其行动,待破阵后再做打算。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还约定了信号——老山羊冲击邪符成功后,会释放一股淡绿色的“气脉”信号,如同烟花般在撞杆山山顶绽放;月平看到信号后,便开始行动,同时用“意鉴”向老山羊传递自身的“气脉”状态,确保双方信息同步。
此外,老山羊还将撞杆山“生息脉”的流动图谱传递给了月平,让他能更精准地配合“生息脉”的冲击节奏,避免出现“气脉”对冲的情况。
商议完毕,月平深吸一口气,将“形意拳”缓缓收回意识海——四十万小眼如同星辰般渐渐熄灭,石穴的画面从他的意识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豆腐堰堤埂上的景象。
他睁开双眼,望着眼前平静的水面,月光洒在水面上,泛着淡淡的银光,却掩盖不住水下的阴寒。
他能清晰地感知到,水底的“气脉”流动缓慢,如同被冻结的河流,而水洞子方向,传来一股强烈的邪祟之气波动,如同蛰伏的猛兽,等待着子时的到来。
但月平心中没有丝毫畏惧,反而充满了坚定——他的脑海中,已勾勒出破阵的完整计划:子时一到,“开眼箭”破水而入,“意剑”扫清障碍,“生息脉”提供支援,他要像太爷爷那样,用陈家的意术,守护好豆腐堰,守护好忧乐沟的“气脉”,还要尝试救赎老鸭婆,让这份被邪祟破坏的友谊,重新回到正轨。
此时,远处的村落里传来了零星的鞭炮声——今年的除夕格外冷清,村民们因为堰塘的邪祟异动,大多闭门不出,只有几个孩子,在父母的叮嘱下,小心翼翼地在院子里点燃了几挂小鞭炮。
鞭炮声在夜空中回荡,带着一丝年味,也带着一丝对安宁的渴望。
月平听到这声音,心中的决心更加坚定:他要让明年的除夕,村民们能走出家门,在堰塘边放鞭炮、贴春联,孩子们能在岸边玩耍,不用担心邪祟的侵扰,大家能围坐在一起,吃着用豆腐堰的鱼虾做的饭菜,说着笑着,享受家园的安宁。
他走到守鱼棚边,从怀中掏出一块叠得整齐的粗布——这粗布是母亲去年冬天用自家种的棉花纺线织成的,米白色的布料上还留着淡淡的皂角香,边角被细心地缝了一圈青线,是母亲怕布料磨损特意加固的。
他轻轻擦拭着棚柱上的灰尘,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珍贵的意器,每擦过一处,老松木表面的光泽便更亮一分,那是“气脉”在木料中流转的痕迹,如同沉睡的巨龙被唤醒,透着坚韧的生命力。
这守鱼棚是哥哥月龙去年秋天亲手搭建的,彼时正是秋收后的农闲时节,哥哥带着他在撞杆山砍松木,选的都是生长了三十年以上的老松——这种松木质地坚硬,且吸收了多年的“生息脉”能量,自带微弱的驱邪效果。
搭建时,哥哥特意将棚柱埋入地下三尺,还在柱底垫了一块陈家祖传的“镇脉石”,确保棚子能抵御冬日的狂风。
棚顶的茅草是从堰塘边的芦苇荡里收割的,晒干后层层叠叠铺了五层,连缝隙都用泥浆糊住,去年冬天最冷的时候,棚内的温度比棚外高了近十度。
棚内的地面上铺着干燥的稻草,是哥哥从家里的谷仓搬来的,每一根稻草都带着阳光的暖意,他还记得哥哥当时笑着说:“冬天守夜冷,铺点稻草,脚不凉,心也暖。”
月平将“意鉴”掏出来,放在稻草上——玉质的“意鉴”与干燥的稻草接触,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如同玉珠落在棉絮上。
他指尖轻轻拂过玉面,触感温润如凝脂,指尖传来细微的震动,那是玉芯中“生息脉”碎片在与撞杆山的“气脉”呼应。
这“意鉴”是符手高大师去年送他的十二岁生辰礼,大师特意带着他去撞杆山深处的“通灵洞”挑选玉料,洞中的玉石在“生息脉”滋养下,每一块都泛着淡淡的绿光。
大师当时说:“这玉能通‘气脉’、辨邪祟,你带着它,就像多了一双眼睛,能看清暗处的危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