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舆论(1 / 5)
陈晓君的办事效率极高,尤其是在苏宁明确表达了决心之后。
第二天一早,她便亲自部署,让“光怪陆离”版权部的负责人,通过正式渠道联系上了《潜伏》原版权的持有方。
那是一家在业内颇有资历和声望的大型影视集团。
起初,接到“光怪陆离”的意向咨询时,版权负责对接的经理是相当诧异的。
他甚至在挂掉初步沟通的电话后,对着同事半开玩笑地说:““光怪陆离?就是那个最近风头挺劲的新公司?他们想翻拍《潜伏》?我没听错吧?这么想不开吗?”
也难怪他会有这样的反应。
《潜伏》作为国产谍战剧的巅峰之作,其地位太过特殊。
它不仅仅是一部成功的电视剧,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一代观众的集体记忆。
动这样的经典,无异于在悬崖边上跳舞,稍有不慎就会摔得粉身碎骨,还要承受巨大的舆论压力。
因此,当“光怪陆离”版权部负责人正式提出会面请求,明确表达了希望获得电视剧《潜伏》的翻拍改编权时,版权方的高层也感到有些意外。
接着负责此事的副总裁亲自参与了后续的视频会议。
会议屏幕上,陈晓君代表“光怪陆离”出席,她今天穿着一身得体的职业套装,妆容精致,神情自信而从容。
“王总,您好。非常感谢您和贵公司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陈晓君开场白简洁而礼貌。
“陈总客气了。”屏幕那头的王副总裁笑了笑,语气带着一丝探究,“说实话,接到贵公司的意向,我们确实有些意外。《潜伏》这个项目......比较特殊。不知道贵公司是出于怎样的考量,会有翻拍的想法呢?”
陈晓君早已准备好了说辞,她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回应:“王总,我们非常清楚《潜伏》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也深知经典重塑的难度和风险。但正因为它是经典,我们才认为它值得被以新的视角、新的技术再次呈现给观
众。”
她顿了顿,继续阐述,语气诚恳而富有感染力:“我们‘光怪陆离’并非一时冲动。我们仔细研究过市场,也分析了原作的精髓所在。我们认为,随着时代发展,拍摄技术、叙事手法乃至观众对历史的理解都在进步。我们希望
在绝对尊重原作精神内核的基础上,进行更符合当下审美、细节更为考究的再创作。这不是为了超越,而是为了致敬和传承,让这部优秀的作品能够吸引和打动新一代的年轻观众。”
她并没有过多提及苏宁的战略意图,而是从艺术创作和市场角度切入,显得更具说服力。
王副总裁听着陈晓君的阐述,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若有所思。
他身边的助理低声提醒道:“王总,之前不是有人翻拍过《亮剑》和《雪豹》吗?虽然最后没有太大的浪花,但说明市场确实有这方面的试探。
这话提醒了王副总裁。
确实,《亮剑》这样的顶级经典都有人敢于尝试,《雪豹》也传出已经翻拍即将上映。
这么一想,“光怪陆离”想翻拍《潜伏》,虽然大胆,但也不算破天荒头一遭了。
而且,“光怪陆离”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近年的几部作品都展现了不俗的制作水准和选片眼光,资金实力也颇为雄厚。
如果由他们来操作,至少不会粗制滥造,砸了《潜伏》这块金字招牌。
更重要的是,对于版权方来说,将经典IP授权翻拍,本身就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
既能收取一笔可观的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