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沧海桑田(1 / 5)

加入书签

    天工四年,秋高气爽,万里无云。

    在应天府东郊,一座崭新宏伟的“应天站”拔地而起。

    车站建筑融合了中式殿宇的恢弘与实用主义风格,高大的穹顶下,一条黝黑发亮的钢铁长龙静静地卧在平行的铁轨之上,正是那传说中的“内燃机列车”。

    车头方正雄壮,漆成威严的玄色,上面勾勒着金色的龙纹,后面连接着十数节同样崭新的车厢。

    今日,这里旌旗招展,仪仗森严。

    天工皇帝苏宁身着龙袍,亲自率领内阁辅臣、六部九卿、五军都督府勋贵以及京中几乎所有有头有脸的文武百官,齐聚于此,参加应天至松江铁路的通车典礼。

    站台上,人头攒动,但气氛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寂静。

    许多官员,哪怕是位极人臣的阁老、尚书,也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到这“铁龙”。

    那冰冷的钢铁质感、庞大的体积、以及空气中隐隐传来的机油气味,都让他们感到一种莫名的压迫感。

    工部尚书郑沂与天工院正吴徵作为工程主导者,满面红光,激动地向皇帝和百官介绍着:“陛下,诸位大人,此乃“大明号”列车。车头内置改进型‘天工叁型”内燃机,马力较试验型号提升五成!全列可载客五百人,或载货十万

    斤!自应天至松江府,沿途停靠镇江、常州、苏州,全程仅需六个时辰!”

    “六个时辰?”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

    从南京到上海,近六百里的路程,以往乘船顺风顺水也需两三日,陆路车马更是要五六天之久。

    六个时辰,简直是缩地成寸!

    一些老成持重或心存疑虑的官员,如几位翰林院的老学士,捻着胡须,低声交头接耳:“此物虽奇,然......真能如所言般奔驰?如此沉重,岂是儿戏?”

    “是啊!万一中途......岂不有损天威?”

    苏宁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并不言语,只是嘴角含着一丝莫测的笑意。

    吉时已到,礼炮鸣响。

    在简单的剪彩仪式后,苏宁朗声道:“诸卿,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日,便随朕一同登车,体验这‘铁龙之速,一览我大明江南锦绣!”

    说罢,他率先迈步,在侍卫的护卫下,登上了位于列车中部的特制豪华车厢。

    内阁重臣及勋贵代表紧随其后,其余官员则按品秩依次登上前后车厢。

    车厢内部,装饰典雅而舒适,柔软的座椅,明亮的玻璃窗,一切都让这些习惯了轿撵马匹的官员们感到新奇。

    待众人怀着忐忑,好奇,甚至一丝恐惧的心情坐定后,站台上令旗挥动。

    “呜??!”

    一声高亢、雄浑、仿佛洪荒巨兽咆哮的汽笛声,猛然划破长空,震得许多官员浑身一颤,脸色发白。

    紧接着,伴随着一阵沉闷有力的“哐当”声和机械运转的轰鸣,众人感到车身微微一震。

    “动了!动了!”有年轻官员忍不住低呼。

    透过明净的车窗,站台开始缓缓向后移动,速度逐渐加快。

    树木、田舍、远处的山丘,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后飞掠。

    风从微微开启的气窗灌入,带来呼啸之声。

    “这……………这速度!”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尚书紧紧抓住座椅扶手,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物,脸上满是惊骇,“比奔马还快!而且......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