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时代的终结(2 / 4)

加入书签

到这里,老皇帝的语气罕见地流露出一丝伤感:“允?这孩子,太像朕年轻的时候了。有魄力,有手段,若是不那么偏激,他必是一代明君。可惜......”

    他没有说下去,但朱允?明白其中的含义………………

    可惜他生不逢时,可惜他太过优秀,可惜他威胁到了皇权的稳定。

    苏宁的那些手段确实是雷厉风行,但是稍有不慎绝对会先要了朱家的命。

    “孙儿.......明白了。”朱允?低下头,声音哽咽。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从枕下取出一封密旨:“这是朕留给你的最后一道旨意。待允......之后,你要亲自监督,将他的遗体运往长白山安葬。记住,要秘密进行,不得声张。”

    朱允?颤抖着接过密旨,只觉得这薄薄的绢布重如干钧。

    “还有,”朱元璋的目光突然变得悠远,“不要怪皇爷爷心狠。坐在这个位置上,就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很多时候......别无选择。”

    朱允?躬身退出谨身殿,心情复杂地走向东宫。

    这一路上,他脑海中不断回响着祖父的话:“皇家无亲情......人心不狠,江山不稳......”

    而在谨身殿内,朱元璋独自望着殿顶的蟠龙藻井,轻声叹息:

    “允?,莫怪皇爷爷。要怪,就怪你实在太优秀了,大明若是交给你必定会失控。因为皇爷爷实在是看不透你啊!”

    这一刻,老皇帝眼中闪过一丝泪光,但很快就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帝王特有的坚毅与决绝。

    洪武三十一年的这个五月,大明王朝的权力交替已经悄然开始。

    而远在长白山的陵墓,正在紧锣密鼓地修建中,等待着它命中注定的主人。

    只是朱元璋万万没想到,长白山并不是什么妖龙脉,也想不到刘继元是赵灵儿的表舅。

    更加想不到长白山陵墓会一直修下去,并且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华夏第一陵。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南京城笼罩在一种异样的寂静中。

    紫禁城内,谨身殿内外跪满了文武百官,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扇紧闭的殿门上。

    殿内,朱元璋躺在榻上,呼吸微弱。

    皇太孙朱允?跪在榻前,紧紧握着祖父枯瘦的手。

    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三位辅政大臣侍立在一旁,面色凝重。

    “允?......”朱元璋的声音细若游丝,“记住......朕的嘱咐......”

    “呜呜呜......”朱允?泪流满面:“皇爷爷,孙儿记住了。”

    老皇帝的目光缓缓扫过三位大臣,最后定格在方孝孺身上:“爱卿......允?......就托付给你们了......”

    方孝孺跪地叩首:“臣等必当竭尽全力,辅佐新君!”

    朱元璋满意地闭上眼睛,忽然,他又强撑着睁开双眼,用尽最后力气说道:“还有............咱对不……………”

    话未说完,老皇帝的手突然垂下,再无声息。

    “皇爷爷!”朱允?失声痛哭。

    “陛下驾崩了!”司礼监太监王景弘带着哭腔高呼。

    顷刻间,谨身殿内外哭声震天。

    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就这样在洪武三十一年的这个闰五月,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

    按照朱元璋生前安排,朱允?在祖父驾崩当日就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