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金融危机(2 / 5)
色惨白。
“秦逵,”朱元璋冷声道,“朕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若是能仿制出支票,官升三级,赏金千两。若是不能......”
秦逵吓得浑身发抖,声音都变了调:“陛下,臣.......臣实在无能为力啊!那支票用的纸张,臣派人寻遍大江南北,也找不到相似的材质。上面的图案更是精妙,有些线条细如发丝,却层次分明,颜色过渡自然,就是最顶尖的
绣娘也绣不出这等效果。更奇特的是,对着阳光看,还能看到隐藏的水印,这等工艺,闻所未闻啊!”
赵勉也哭丧着脸补充道:“陛下,如今各地商贾已经开始恐慌。有人传言支票将要作废,都在急着兑取现银。再这样下去,只怕会引发挤兑风潮啊!昨日扬州分号来报,单日兑付银两就超过五万两,照这个速度,各地的银库
撑不过半个月了。”
朱元璋颓然坐回龙椅,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扶手。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自己虽然接管了大明钱庄,却始终没有真正掌握它的核心。
“你们......先退下吧。”老皇帝的声音突然显得苍老了许多。
待二人退出后,朱元璋独自在殿内沉思。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将他的身影拉得老长。
他想起苏宁这些年来的种种神奇之处.......
那些精巧的器械,那些超前的理念,还有那些永远猜不透的手段。
“允通啊允?,”朱元璋喃喃自语,“你究竟还藏着多少秘密?”
而此时的钱庄危机,已经开始在各地发酵。
在南京最繁华的秦淮河畔,大明皇家银号总号前已经排起了长龙。
商贾百姓手持支票,焦急地等待着兑付。
“这都等了两个时辰了,怎么还不出来?”一个绸缎商人擦着汗抱怨道,手中的支票已经被汗水浸湿了一角。
“听说支票快没了,以后都用不了啦!”旁边有人低声传播着谣言,引得人群一阵骚动。
银号掌柜急得团团转,只能一遍遍地安抚:“各位放心,支票一定能兑付,只是需要些时日......”
同样的场景在全国各地上演。
更严重的是,很多商户开始拒收支票,只收现银。
这导致市面上的银两急剧短缺,物价开始飞涨。
消息很快传到了吴王府。
赵灵儿正在庭院中为苏宁读诗,忽然见王总管急匆匆地走来。
“王妃,外面………………外面出大事了!”王总管气喘吁吁地说,额上全是汗珠,“听说皇家银号的支票快用完了,现在全城都在抢着银子呢!”
赵灵儿放下书卷,秀眉微蹙:“怎么会这样?朝廷不是接管钱庄了吗?”
“唉,说是接管了,可印支票的技艺却没学来啊!”王总管压低声音,“老奴听说,皇上为此大发雷霆,把户部和工部的官员都骂了个遍。现在市面上乱得很,米价已经涨了三成,再这样下去,怕是要出乱子。”
赵灵儿下意识地看向躺椅上的苏宁。
阳光透过梨树的枝叶,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不知为何,她总觉得夫君的嘴角似乎微微上扬了一下。
“王妃,咱们府上还有不少支票,要不要......”王总管试探着问。
“不必。”赵灵儿果断摇头,“王爷病重,我们不便参与这些事。府上的开支,先用现银支撑着。你去库房清点一下,看看还能维持多久。”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