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急流勇退(5 / 6)

加入书签

有些是什么?”朱元璋打断他,实在是有些看不上这个孙子,“是开国功臣?还是皇亲国戚?记住,在大明律法面前,人人平等!”

    “是!皇爷爷。”

    随着调查的深入,卷入此案的官员越来越多。

    从军中将领到地方大员,从六部官员到皇室宗亲,牵连之广令人咋舌。

    朝中人人自危,连日常议事时都弥漫着恐惧的气氛。

    三月的一次早朝,朱元璋在听完案情汇报后突然发作。

    “你们一个个口口声声忠君爱国,背地里却结党营私、图谋不轨!”老皇帝将厚厚一叠供词摔在御阶下,“是不是都觉得朕老了,不中用了?”

    满朝文武跪倒一片,无人敢抬头。连平日里最敢直谏的言官,此刻也都噤若寒蝉。

    “传朕旨意:”朱元璋的声音冰冷刺骨,“蓝玉谋逆,罪证确凿,着即处死,抄没家产!其余涉案人员,一律严惩不贷!”

    这道旨意如同晴天霹雳,整个朝堂为之震动。

    冷清破败的吴王府内,阿福隐匿在黑暗中,用高科技手段屏蔽了整个房间后,向苏宁禀报最新进展。

    “主人,现在朝中人人自危,据说被牵连的已经超过万人。每天都有新的官员被投入诏狱。”

    躺在病床上“气若游丝”的苏宁判断道:“皇爷爷这是要借蓝玉案,将潜在的威胁一网打尽。接下来恐怕会牵扯出更多无辜的人。”

    “那我们是否需要采取行动?”

    “继续按兵不动。”苏宁目光深邃,“记住,在这场风暴中,能活下来的,往往是最不起眼的人。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扮演好‘将死之人”的角色。”

    “明白!不过根据监测,锦衣卫对王府的监视越来越严密了。”

    苏宁微微一笑:“这说明皇爷爷始终没有完全放心。很好,继续保持现状。’

    果然,在接下来的审讯中,出现了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供词。

    “

    有人揭发蓝玉曾在酒后说出大逆不道之言,有人供出蓝玉私藏龙袍玉玺,甚至还有人指证蓝玉与燕王朱棣往来密切。

    这些供词的真假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朱元璋借此机会,将那些可能威胁到皇太孙地位的势力,全部连根拔起。

    五月,蓝玉被处以剥皮实草之刑,其家族成员全部处死。

    就连剥下来的人皮也被蓝玉的女婿蜀王带走,据说世世代代都由蜀王一脉供奉,以儆效尤。

    与此案有牵连的一万五千余人,或被处死,或被流放,或被贬为庶人。

    南京城的刑场日日见血,秦淮河水再次被染红。

    在这场大清洗中,最让人意外的是,这些年与蓝玉“摒弃前嫌”的燕王朱棣,竟然毫发无伤。

    “皇爷爷这是在下一盘大棋啊。”苏宁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意味深长地说。

    当?向朱元璋汇报最终调查结果时,特意提到:“陛下,在此次案件中,未发现任何与吴王殿下有关的线索。所有涉案人员的供词中,都没有提到吴王。”

    朱元璋沉吟片刻:“最近对吴王府的监视如何?”

    “臣派去了锦衣卫指挥佥事宋忠负责监视,并没有发现有任何人出现在吴王府。除了每日送药的大夫和必要的仆人外,吴王府几乎与世隔绝。”

    朱元璋沉默良久,最后只说了一句:“那就让他好好养病吧。”

    蒋?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说:“陛下,如果......其实可以直接停下人参供应的。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