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烈火烹油(3 / 5)

加入书签

nbsp;  苏宁放下笔,目光深邃:“不,这才只是开始。皇爷爷要的,是一个完全没有威胁的江山。

    他走到窗前,望着皇宫的方向:“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这片废墟上,建立一个新的秩序。”

    洪武二十三年的这场大清洗,彻底改变了明朝的政治格局。

    而年轻的吴王朱允通,在这场风暴中,既看到了皇权的残酷,也领悟到了治国的艰难。

    这一切,都让他更加坚定了改革的决心。

    洪武二十三年五月的南京,在经历了一场腥风血雨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丝和煦的春风。

    胡党案的肃杀之气尚未完全散去,朱元璋却已经开始着手布置新一轮的棋局。

    这日早朝,奉天殿内的气氛格外微妙。

    文武百官肃立两侧,却不见了几位熟悉的老将身影。

    站在宗室行列首位的苏宁敏锐地察觉到,今日的朝会注定不同寻常。

    “众卿可知,”朱元璋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寂静,“魏国公徐辉祖、宋国公冯胜等六位国公,昨日已经向朕递了辞呈?”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几位文官交换着惊疑不定的眼神,而武将行列中则是一片死寂。

    朱元璋缓缓起身,目光扫过群臣:“这些老将军,随朕征战多年,如今天下太平,他们想要回乡养老,朕......准了。”

    侍立在侧的朱标微微动容,忍不住低声道:“父皇,六位国公同时请辞,这……………”

    “太子不必多言。”朱元璋打断他,随即提高声量,“传朕旨意,赐魏国公徐辉祖、宋国公冯胜、曹国公李景隆、卫国公愈、郑国公常茂、信国公汤和,各黄金千两,白金五千两,钞币十万贯!”

    这份厚重的赏赐让群臣再次哗然。

    苏宁站在台下,心中却是明镜一般......

    这分明是明升暗降,让这些功勋老将体面地退出权力中心。

    退朝后,朱元璋特意将苏宁召至谨身殿。

    老皇帝站在巨幅的大明疆域图前,背对着苏宁,许久才开口:

    “允通,你觉得朕对徐辉祖他们,是厚是薄?”

    苏宁谨慎地回答:“皇爷爷厚赏功臣,天下人都会称颂皇恩浩荡。”

    朱元璋转过身,眼中带着意味深长的神色:“那你可知道,朕为何要让他们在这个时候告老还乡?”

    “孙儿愚钝。”

    “因为你!”朱元璋直截了当地说,“这些老将,在军中的影响力太大。朕要在有生之年,为你扫清障碍。”

    苏宁心中一震,连忙跪地:“皇爷爷………………”

    “

    “起来。”朱元璋扶起他,“朕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是允?,你要记住,为君者既要有仁心,更要有铁腕。徐辉祖他们主动请辞,这是最好的结果。”

    就在这时,毛骧悄无声息地走进殿内:“陛下,凉国公在外求见。”

    朱元璋与苏宁对视一眼,淡淡道:“让他进来。’

    蓝玉快步走入殿内,一见苏宁也在,明显愣了一下,随即跪地行礼:“陛下,末将......末将也想......”

    “你也想告老还乡?”朱元璋打断他,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

    蓝玉额头冒汗:“末将不敢。只是见几位老兄弟都回乡了,心中有些......”

    “哼!有些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