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天仙的好奇心(2 / 5)

加入书签

p;   “因为那是我第一次拿到重要奖项提名,也是最后一次靠纯粹演技获奖。”范琳望着排练厅镜子中的自己,“后来的所有荣誉,都是包装、资源、人脉的结果。只有那次,我是凭着一场三十七分钟无中断的内心独白赢的。”

    拍摄筹备期间,苏宁邀请了几位国际知名摄影师参与评估,其中一位法国籍摄影指导看完分镜脚本后感叹:“这不像是一部华语女演员的传记片,倒像是伊莎贝尔?于佩尔式的心理史诗。”

    范琳听到翻译转述后笑了:“我倒希望它能有《钢琴课》那样的力量??安静,锋利,割开表皮直抵神经。”

    开机前一周,选角进入最后阶段。女主角青年时期的扮演者定下了新人周冉??一个从未主演过电影的女孩,气质清冽,眼神中有种未经雕琢的倔强。范琳亲自面试了她,在试戏环节让她即兴演绎一段“得知母亲病危却无法回家”的电话戏。女孩没有嚎啕大哭,而是背对镜头蹲在地上,手指紧紧抠住墙角,肩膀微微颤抖。范琳当场拍板:“就是她。”

    “你不担心她抢你风头?”苏宁问。

    “如果她真能演得比我当年更好,那正好说明这个角色值得被记住。”她淡淡地说,“我不是来炫耀过去的,我是来承认错误的。”

    正式开拍那天,天气阴沉。第一场戏便是老年范琳(由她本人出演)走进一座即将拆除的老电影院,墙上还贴着她二十年前主演的商业片海报。她伸手触摸那张脸,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面,轻声说:“你还记得我吗?那个曾经以为自己永远不会老去的女孩。”

    摄像机缓缓推进,捕捉她眼中一闪而过的泪光。

    这一幕拍了七条,每一条她的情绪都不完全相同。第六条时,她突然停下,对导演组说:“能不能让我一个人待五分钟?”

    所有人都退出影厅。她独自站在银幕前,看着那张年轻的面孔,低声呢喃:“对不起……我不该把你丢在这里。”

    再开机时,她的表演浑然天成。连一向严苛的摄影指导都说:“这一条必须保留,否则就是犯罪。”

    拍摄过程中,范琳几乎住在片场。她拒绝使用替身完成任何情绪戏,哪怕是在雨中跪地呼喊的长镜头,她也坚持一遍遍重来,直到声音嘶哑、膝盖淤青。有一晚收工后,她在化妆间晕倒,送医检查才发现连续工作三十六小时未眠。

    医生严厉警告:“你不是二十岁了,身体会记住每一次透支。”

    她躺在病床上笑出声:“可我现在做的事,正是二十岁的我最渴望做的??为一部真正属于我的电影拼命。”

    消息传开后,圈内议论纷纷。有人嘲讽她是“洗白工程”,有人感慨“范琳疯了”。唯有陈晓君在微博转发了一张老照片??那是十年前三人合照,苏宁拿着剧本,她笑着递水,范琳则皱眉说着什么。配文只有六个字:“愿你们,都圆满。”

    范琳看到这条微博时,正在剪辑室审片。她盯着那张照片良久,然后给陈晓君发了条私信:“谢谢你。也祝你婚礼顺利。”

    对方很快回复:“我们都值得新的开始。”

    随着拍摄深入,《破镜》逐渐显露出惊人的精神厚度。它不回避主角的自私、嫉妒与虚荣,也不美化娱乐圈的黑暗规则。有一场戏描写范琳原型角色在酒局上被迫陪笑敬酒,只为争取一个综艺曝光机会,镜头冷静得近乎残忍。拍完这场戏后,范琳在更衣室坐了很久,最终给母亲打了通电话。

    “妈,这些年……让你失望了吧?”

    电话那头的母亲沉默片刻:“我只是心疼你。明明那么爱演戏,怎么后来全变成了算计?”

    她泪如雨下。

    电影拍到第七十八天,正值寒冬。一场关键戏份在雪地中进行:中年女主角在街头偶遇昔日对手刘一菲(剧中化名),对方已成为一线女星,身边簇拥着助理与媒体。两人擦肩而过,目光交汇刹那,雪花飘落。

    剧本原写着“彼此微笑点头”,但范琳提出修改:“她不会笑。她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