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光明(1 / 3)

加入书签

第386章 ——光明

苏尝没有与大队伍一路坐渡船北归,而是在红烛镇那边就从渡船一跃而下。

家乡邻近,又已经深冬,应该准备一些本土年货了。

裴钱死活要跟著他。

她要下船,除了林守一、於禄和谢谢之外,其他几个孩子便都想下来了。

於是苏尝便带上他们一起逛盪红烛镇,购买各色物件。

李槐远远看著那些高大的墨家吊车和龙门架,满眼都是新奇,站在工地前面就不挪脚了。

问清楚苏尝的购物清单后,李宝瓶带著小文和苏鲤鲤穿街过巷跑的飞快去买东西。

中间又有一场重逢。

当年的红袄小姑娘和那个圆脸的酒儿小姑娘碰见了。

目盲道人依旧没敢顺水推舟,沾著弟子酒儿的光,跟隨著一起去见苏尝。

他觉得青衫少年如今的身份太嚇人,还是做个小透明过得安稳。

李宝瓶倒是也没有勉强他。

只是拉著酒儿和小跛子赵高树一起閒聊了几句后,又风风火火的当起了採购员。

另一边,苏尝带著怕生的裴钱边走边看。

对於红烛镇的迅猛发展,他倒不是很意外。

毕竟红烛镇原本就是龙泉附近的重要水上枢纽,三江匯流之地,

自从他解除神水国遗民贱籍,解放大量劳动力,又以红烛为起始大举开店投资之后。

不只是那条著名的观水街,大半个红烛镇都遍布著商行的產业,

不是没有不知门道的外来豪强对尝安商行旗下的红火铺子动心。

但是往往这些人刚伸出爪子就被李锦解决的一乾二净,甚至都不用报去落魄山那边。

几次三番下去,就没人再敢打有个江水正神在旁看著的铺子主意。

更多人开始猜测和打听李锦背后到底有谁撑腰。

才能让一直不设立冲澹江江水正神与祠庙的大驪,最终允肯原本只是在红烛镇开书铺的李锦得以鲤鱼跳龙门,一跃成为江神。

只是知情的人大都讳莫如深,绝口不提当初大驪差点因为一人毁了国运的事情。

身为当事人的苏尝,此刻正在李锦的书铺里閒逛。

裴钱兴致勃勃的挑书,倒不是她想读,而是记得红衣小姑娘爱看一些山水游记,想要买一些作为回礼。

李锦在青衫少年身边,轻声匯报著红烛镇的大小事务。

这位江水正神说不出意外的话,以后红烛镇不但会被划入了龙泉郡,而且很快就会升为一个新县的县府所在。

而龙泉都也即將由都昇州。

如今山上忙,山下的官场也忙。

尤其是披云山的存在,不知道多少山水神祗削尖了脑袋想要往这边凑。

毕竟山水神可不止是靠著一座祠庙一尊金身就能坐镇山头,还需要人气和香火才行。

最后李锦总结说当下披云山和红烛镇作为山上、山下两大中心的迅猛崛起,已是势不可挡。

苏尝勉励他一番,给他留了一块当初在书简湖得到的圣人金身碎片,让他安心过个好年。

隨后婉拒李锦相送的苏尝,见过了酒儿等人后,便带著孩子们一起徒步回到了小镇。

这一路行来,遇见的多是陌生面孔。

也不奇怪,小镇当地百姓,多已经搬去西边大山靠北的那座龙泉新郡城。

几乎人人都住进了崭新亮堂的高门大户,家家户户门口都立有一对看门护院的大石狮子,半点不比当年的福禄街和桃叶巷差了。

还留在原本小镇的,多是上了岁数不愿搬迁的老人,守著那些日渐冷清的大小巷弄。

附近都是些买了宅子但是一年到头都见不著一面的新邻居。

即便老人遇见了这些人,也是鸡同鸭讲,各自听不懂对方的言语。

一行人刚回到有些了许多变化的小镇。

苏尝便瞧见了那位元婴境地仙的李氏老祖。

看了看眼眸已经笑著眯起,挥手喊爷爷的红衣小姑娘。

苏尝也拱手见礼道,“见过李爷爷。”

老人笑著点头,欣慰道,

“很好很好,有出息。

不然外边都以为咱们驪珠洞天,就只出马苦玄这种狠毒的狼崽子,岂不是让人笑话!”

苏尝本想问问是否有李希圣的消息。

但是一想到如果对方真有大事,肯定会提前告知自己,便又住了嘴。

只是老人好像会错了意。

他慈祥的看了一眼李宝瓶,笑著对少年道,

“不著急,慢慢来。年龄虽有大小之分,但是未来大事,只讲正不正,跟其他没关係。

既然如此,那咱们双方都怎么舒心怎么来,日后一旦时机成熟,无论是你还是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