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中举众生态(2 / 3)
师的特训后,学问早已突飞猛进,在这群人中已是上等水平。
若是连他都只排在九十二名……院中顿时一边红红火火,一边愁云惨淡。
就连向来低调的宁采臣此刻也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袖,指节发白。早同学虽然面色如常,但杯中茶水早已凉透却浑然不觉。
就在这压抑到极点的时刻,远处又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
这一次,马蹄声依旧停在了院门前。
“捷报——宁老爷高中第四十二名!“
报喜人的声音刚落,院中突然爆发出几声嚎啕大哭——不是宁采臣,而是其他几位同窗。
如果说季瑞的名次还有争议,那么宁采臣的才学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十年寒窗苦读终究是名落孙山,悲从心中来,控制不住。
许宣这个时候才明白一件事,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聚到一起等喜报。
原来这也是胜利者的py一部分啊。
看来自己还是想的不周到啊,不应该汇聚众人于一处。
报喜人一脸淡定地看着这群又哭又笑的读书人,直到许宣又递上一份赏钱,才千恩万谢地退下。
院中的气氛已经从焦灼变成了死寂。有人开始掐算:录取百人,已报两人,剩下的名额……
当第三次敲门声响起时,早同学试图淡定从容的起身,只是不小心撞翻了石桌,撒了一地的瓜果。
接过报喜条子看了一眼,嘴角微微上扬,然后再上扬,再上扬,终究是没有维持住,破了功。
这一刻,院中彻底鸦雀无声。
几位学子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就要告辞,却被许宣拦住,示意石王将人扶到后院休息。
“此时心神受损,气运低迷,路上恐有邪祟作乱。“说着亲自给每人奉上一盏安神茶,“不如在此歇息片刻,待心神平复再走不迟。“
季瑞和宁采臣对视一眼,默契地收起喜色,准备去后院安慰落第的同窗。
这时几位洒脱些的学子已经调整好情绪,转而关心起许教习。
论学问深浅,这位教习先生才是当之无愧的魁首。
正说话间,远处传来震天的锣鼓声。一队报喜人簇拥着来到院前,为首的差役高声唱道:
“捷报——钱塘县许老爷高中扬州乡试第一名!”
解元!
许宣微微一笑,对这个结果稍有意外。
心知自己能中举是必然,但能摘得解元,恐怕还是儒家先贤看在维护正道的份上抬了一手。
作为修行者,尤其专精神魂一道,在科场本就占尽优势,这份喜悦对他而言不过尔尔。
但其他学子却不知内情。霎时间院中阴霾一扫而空,众人纷纷上前道贺。
那些方才还黯然神伤的学子,此刻也都强忍失落,真心实意地向许宣行礼。
这可是他们的授业恩师,更是未来仕途上最可靠的人脉。
以许教习的才学,即便到了洛阳也是顶尖人物。说不定三年之后,他们这些人都要仰仗这位大佬提携呢。
崇绮书院招收的本就是人中龙凤,短暂的失态后,理智很快重新占据上风。
年轻人到底心性豁达,若是换成学堂里那些考了一辈子的老秀才,此刻怕是要嫉妒得吐唾沫了。
季瑞兴奋地拍着第一次见面的石王的肩膀:“我就知道!许师出手,必是头名!“
石头人被他拍得咚咚作响,却也不恼,只是默默又去备了些茶点。
早同学望着被众人簇拥的许宣,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转头对宁采臣低声道:“你说……许师带队参加明年的会试……“
宁采臣轻轻点头。两人心照不宣地笑了。
先生若去了洛阳……那真的很有意思了。
事后统计,这一科乡试崇绮书院共有十五人中举,堪称空前盛况,将觐天书院远远甩在身后。
而更令人惊叹的是,许教习与顾教授主持的教学改革项目所收的二十名学员中竟有五人金榜题名,这般成材率简直堪称奇迹。
虽然如今的许宣已不需要靠科举成绩来巩固在书院的地位,但这样的成果无疑为他的教学理念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明。
改革之路,终见曙光。
中举当日贺客便络绎不绝,索性在保安堂名下最好的酒楼设宴,广发请帖,邀集寿春各界名流赏饮酒,权作离别之宴。
宴席之上冠盖云集,就连何刺史都亲临道贺,惊得在场宾客暗自咋舌。这位许解元当真是手眼通天,背景深不可测。
觥筹交错间季瑞喝得满面红光,拉着同窗们挨个给许宣敬酒,起哄的时候永远都少不了他。
然后被自己老爹锤了一下,直呼混账东西不敬师长。然后自己带着朋友们举着酒杯给许大人敬酒。
实话实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