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十王庙毁(2 / 3)
贼光靠抢是没出息的,保护费,过路费,以及私人截杀,甚至给官府刷业绩才是主要生存方式。
这一次的业务就有些诡异了,让山贼们拆了城外的十王庙。
一般工匠自然不敢,山贼的胆子其实也没那么大,加了两次钱才干。
干完还没收到尾款就被人半路打躺了。
果然拆庙这件事会遭报应。
十王庙.
许宣有点烦躁。
民间除了川蜀之地少有专门奉祀十殿阎王的庙观,一般都是在当地城隍庙内设阎王殿,往常香火也少。
只有为亡魂举行超度科仪之时才会有人气。
祈求各殿阎王开释亡魂,使其早日受度升天。
所以一说十王庙许宣就知道是哪里了。
“那些神像呢”
“那厮让我们把神像烧了,可我们哪敢啊,给沉在水洼之中了。”
许宣点头,然后一人一掌拍晕。
修行人不得以法力神通直接伤害普通人,所以只能用入道之后的体魄教训一番。
将这几人捆在牛车上,又在木板上写了自己的名号做个标记。
“老牛啊老牛,带着你的好兄弟们沿着路一直往北走,对,钱塘县门口就行。”
“去吧。”
无人驾驶的老牛车队就这么带着一帮山贼上路了。
宋县令和赵虎遇到我真是幸运,人在家中坐,功劳山上来啊。
“日行一善,阿弥陀佛。”
然后继续赶往西湖。
那个水洼他是不会去的。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尤其是十王庙的问题希望不是他想的那样。
路上越走越烦,阴影覆盖在了心头之上。
直到出了吴山才感觉稍微轻松了一点,毕竟看到一片波光粼粼总会被抚平一些东西。
“还真是热闹,有了几分后世的感觉。”
西湖成型时间并不长。
秦朝时才因为沙洲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展,最终将吴山和宝石山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冲积平原,从而将海湾与钱塘江分隔开来,形成了一个内湖。
当然兴筑防海大塘这样的人工水利工程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如此才有了西湖。
所以理论上这里也是归属于钱塘治下,分属吴郡。
觐天书院就是在此处建立,以几百年寒门教化之功推上了江南三大之一。
除了书院之外,佛寺的兴建也是西湖兴起的原因。
智果寺,招贤寺,龙井寺,法喜寺,净慈禅寺,还有飞来峰上的灵隐寺围着这片内湖建立。
众所周知佛门的理念比较入世,也符合统治阶级的心意,所以经常会大兴土木,建寺立塔,赐田扩建,规模初具,香火渐盛。
大量的人流把这里硬生生的变得繁华了起来。
许宣来此发现已经有一些早来的士子开始了扬名之路。
在游人的注视下高声讲着一些.互相吹捧的话,还有些人表演了行为艺术。
在这个时代奔放的人不会受到诟病,狂生的传说也特别多,坦胸漏乳都是小事,直叫人辣眼。
“或许我该建议在文会期间,大家要保持正常的着装,以及适当的言行举止。”
还好继续走进去发现大庭广众之下正常人相对较多。
吟诗作对就很好嘛,尽管水平不是很高,可有了外围的对比之后感觉是真心可以接受的画风。
实际上这些人都是来抢占先机的。
谁都知道越往后越厉害,所以早来的人就有一个先发优势。
很多路人游人,还有一群小娘子都看的眼缭乱。
这时士子们看到许宣过来则是有些皱眉敌视。
面如冠玉,目若朗星,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袭深青色长衫,质地上乘,衣襟间绣有细小的云纹,腰间一条双层透雕玉带,典雅奢华,气韵内敛。
腰间还系着学政入册后的黄绶,代表着身份的不凡。
气质中有着寻常读书人少见的锋锐,以及淡淡的出尘之气。
嘶
人长得帅就算了,还穿的骚包。
那些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都看直了。
无数士子只能在内心腹诽此人为何来的如此之早,看上去也是个颇有身份的人物,怎得连他们这点空间都不留。
此时许宣没空搭理这帮人的想法,因为到了西湖才发现一个问题。
水滴传书之中没有留下具体地点,西湖这么大该如何寻找。
难不成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须往西湖高处寻
而且这里如此多枝招展的孔雀书生,就白老师那个容貌进来恐怕会引起骚动啊。
就连自己这样心如钢铁的佛门高僧都很难抵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