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二六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 / 3)
这是上下山攀爬的人必定会经过的一个小平台,大约能容两个人挤着站在那里落脚歇息。
平台的正中果然有一个小小的碎石堆。它很不起眼,也许是山上的碎石掉落下来所形成的。如果不注意,多数人绝对都会忽略它的存在。
“大帅你是说那个小碎石堆有问题?”赵贵忠问道。
江小龙没有回答他,而是举着望远镜一直在看。
任小宝观察了一会儿之后就分析道:“这样的山上,偶尔有碎落滚下来的小石子,似乎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吧?”
江小龙继续举着望远镜,轻声细语地说道:“你们从这个小石堆接着往下看。这条路径几乎每一个大一点的平台上,都会有一个这样的小碎石堆、或者是土堆。”
“山上会有落石,这没错。”他一直举着望远镜没有放下来,继续分析道:“但是落石会是散乱的,很难形成小堆状。就算偶尔有个地方的落石成了小堆,也不会每一处都成堆。而且都是在正中间,人们落脚的时候必定会踩到的地方。”
他终于放下了望远镜,得出结论道:“你们再看:有些小石堆的上面是个向外倾斜的斜坡,落石是不会堆在那里的,它们只会往下跌落……这些小石堆有问题……它们是人为的。”
“你是说,这些小石堆、小土堆都是他们联军的人干的?”赵贵忠问道:“那他们没事干冒着这么大的风险,爬这么老高的地方去堆个小土堆干嘛呀?”
“他们在那里埋了地雷……”江小龙肯定地说道:“凿了坑之后埋雷下去,回填的土和碎石就会多出来了,于是就形成了这个小堆堆。”
“地雷?那不都是用导火索来引爆的吗?”赵贵忠表示不解。
在上一次的战争中,他跟随着江小龙的江家军将士们一起埋设过地雷。但是那都是用导火索来引爆的。不用导火索的地雷,他还确实没见过。
江小龙却胸有成竹,解释道:“有雷管还做什么导火索?其实,做个压力引爆装置一点都不难。只是当时我们打仗的时候,还没那个条件来制造而已。”
“那怎么办?”赵贵忠有点急了:“没想到这帮兔崽子这么狡猾。怪不得他们没有在地狱山的山顶上设置哨卡之类的防御措施呢!”
“地狱山不是谁想上都能上的。”江小龙说道:“这帮家伙这么做,其实已经算是把防御措施做得很充足了。他们没有勇气像我们那样直接从这边的缓坡上来……”
停了一停,他又说道:“就是不知道他们还有没有设置拌索雷……太远了,我把眼睛都看疼了都看不出有没有拌索。”
“咱们凑到跟前去看……”
他带着两个人一边绕开悬崖边,以避免山底下的人看到他们,一边向他们两个解释道:“拌索雷是用一根细线连到引爆装置上,人只要一碰到那根细线,就会引爆地雷。”
“这种雷相当的隐蔽,不注意的话很容易碰触引爆。当年抗日战争的时候,胶东根据地的军民首先改进了这种地雷。他们用女人的一根长头发丝来做地雷的触发拌索。非常不容易让人注意到,但是效果却极好。当时他们还给这种地雷起了个名字,叫做‘神经过敏’。”
赵贵忠和江汇川当然听不懂什么“抗日战争”,什么“胶东抗日根据地”之类的名词。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听懂了这种地雷的可怕之处。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小径的顶部。不远处的树林间,一些官兵们正在搜索斩割林子中的藤条,以备夜间下山的时候使用。
江小龙他们从山顶上往下看,但是由于顺着山势的小径突兀不平,那些平台几乎都被突出的山石给遮掩了,居然看不见平台上的情况。
他们换了许多个角度,也看不清楚平台上的情况。要么是距离太远,要么就是被遮挡。
赵贵忠就问道:“怎么办?难不成我们要从这块光秃秃的山崖这边,把藤条一直放下地来,让他们全员都索降下去吗?”
江小龙立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这真是个好主意,你太聪明了……”
赵贵忠苦笑着低声嘟囔道:“其实大帅您早就这么想了……难道您还想让大家都一个个地跳下去不成?”
他转身走到树林边,督促士兵们将藤条再连接长一点,一定要达到可以保证从悬崖顶上直接落地的长度才行。由于无法具体丈量悬崖的高度,江小龙还教他们如何测算。
他首先让士兵丈量山顶一棵大树的高度,再丈量太阳下大树阴影的长度,然后再通过对地面建筑、士兵们的身高和步伐等等做参照物,估算悬崖在地面所形成的阴影的长度,以此来测算悬崖的大致高度。
悬崖索降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赵贵忠跑前跑后,把他所能想到的一切细节都一一落实,包括全员准备黑色的服装,如何将武器装备在身上绑牢固,但是又不能影响在需要时能迅速拿出来使用,以及如何包裹好武器装备,使之不会在与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