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一壶浊酒喜笑淡(1 / 2)
待茶足饭饱之时,吴羡和薛箜玩起了石头剪刀布,谁输谁买单,三局定胜负。
过了几分钟。
吴羡笑嘻嘻的道:“我输了,我买单哈。”
说着,数匹丝绸拿出,以作钱财支付。
二人走到一条街道时就早早分别了。
吴羡走在大街上,需要问王、宁她们了,现在什么时间点呢?
结果一打开。
宁秋:嘻嘻,我终于当上将军了!
这熬的五年不白费!
王潇:恭喜。
唉,听别人说江东都是权贵聚集之地,孙权正是与世家豪族共同合作与获利,这样平定了内部(非皇宫)。
宁秋:自然是真的,不过我有点怕,被这江东世家挤死了怎么办?
吴羡:这个不用怕,你只要注意不被晚年的孙权给赐死就行。
宁秋:?
吴羡:逼死陆逊,烧门请将,公孙渊一事,周瑜后人,二宫并立,太子党结局,持刀指张昭,长沙桓王,孙鲁班一事,策子为候。
吴羡:我没故意,不是乱喷。
孙权处事,的确‘不当’。
不喜勿喷,不喜我删。
王潇:这溢出屏幕的求生欲。
。
。
宁秋:那么到时候两宫并立,我站哪边?
吴羡:最保险的方法就是谁也不站,等待结果,压低存在,小心有人找你做事。
宁秋:感谢。
眼看这群就要冷下去了,吴羡赶紧发了一句。
吴羡:哎哎哎等等!
现在什么时间线?
王潇:怒鞭督邮过了,跑到代州刘恢那了。
吴羡:谢了。
却说那光阴迅速,历夏经秋,寒蝉鸣败柳,七月流火落。
汉灵帝刘宏不久前就架崩,其继承人刘辩即位,至于如何上位?原本支持刘协的宦官蹇硕被外戚何氏捕杀,十七岁的刘辩立汉帝,何太后临朝听政,何进与太傅袁隗参录尚书事,控制朝政。
刘协封为渤海王,不又封了陈留王。
士族无权高架空。
由此,在人民眼中滑稽可笑又荒唐的宦戚大决战拉开了帷幕。
此时正是晌午,吴羡正扎着头发呢,突然,那个头进钉子时就把自己送走的声音在上空响了起来。
“准备好了吗?去皇宫见识一下。”
不等回答,吴羡一阵头晕目眩,眼前一黑,好不容易捣鼓成的双环髻一散,散了……
吴羡:
刚说完,吴羡突然发现自己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几十个锦衣大臣在商讨着什么。
嗯?皇宫?
“我认为,凡是宦官者,皆可屠杀之。”
何进表情阴沉,开口道。
吴羡略惊,一个忍不住就自动将自己带入“谋士”
这个角色,开口道:“在下觉得袁校尉的想法不妥。
致天下大乱者为少数。
宦官中不乏有恪守其职、行善助人者,只要杀掉那些始作俑者和密切相关者,以及同流合污之人,就可以了。”
话音刚落,吴羡才发觉大多数人都用一种一言难尽的眼神看着,少数人也是一副怜惜的目光。
为首的何进有些不满的道:“林校尉,我知道你的祖上爷爷辈是宦官,但也不至于如此褊袒吧。”
这熟悉的剧情……
但是这主人的身份太低,不能说何遂高你个脑萎缩的云云。
但实在不爽。
吴羡缄口不言。
袁绍开口道:“那么,我们为了诛杀所有宦官,不如将董卓召入京城,助一臂之力吧。”
吴羡彻底无语了,袁庶公子是不是不知道董卓有多不臣啊,你确定人家是大汉救星,而不是杀狼招虎?
这时候,曹操按撇不住了,道:“董卓此人实在是野心太大,将他召进京来,无疑是不可控制的后果。
望将军三思!”
“我意己决,诸位不必多讲了!”
大家都看何进一条路走到黑,也无可奈何,不禁有些失望。
话说董卓这边得到消息,大喜,立马写了一个上表,传于朝廷。
内容如下:
“中常待张让等,窃幸承宠,浊乱海内。
臣闻扬汤止沸,莫若支薪。
溃痈虽痛,胜于内食。
昔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今臣辄鸣钟鼓如雒阳,请收让等以清奸秽。”
何太后细细过目了一遍,墨眉微蹙,倒是有些打不定主意:“嘶,董卓,召他入京是好事吗?”
何莲此人,三十左右。
却是柳颜媚骨,人比花娇。
一侧的何苗神情凝重:“召董卓入京是不是好事也是个未知,太后应当是多想才是。”
“哀家知道了,先退下吧。”
待何苗退出房内,何莲望着桌上一堆的奏折,陷入了沉思。
太皇太后实在碍眼,不如趁着天气转凉,将她“恭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