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诗词复兴搅弄风云(1 / 2)

加入书签

【220、大力弘扬诗词文化】

“卧槽,这首词绝了!”

“我滴个娘啊,这也太霸气了吧!”

“尼玛,这首词网上没有,还真是原创的。”

“厉害了,我的老祖宗啊,难道岳元帅的《满江红》真的出世了?”

“卧槽,这是一首可以吊打古人的诗词。”

“卧槽,这一首词可以称为一代宗师。”

“卧槽,这是千古名篇,谁一辈子能写出这么一首,便死而无憾了。”

学生们纷纷赞叹不已,文千秋更是呆若木鸡。

讲台上,他手舞足蹈,状若癫狂。

甚至高声吟诵起来: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文千秋抑扬顿挫,读完之后,想到岳飞悲惨结局,悲从心中来,竟然忍不住嚎啕大哭。

一时间,整个教室!

炸了!

爆炸了!

我的妈呀!

令人头皮炸裂,浑身颤抖,鸡皮疙瘩掉一地。

长安城白鹿洞书院,作为文科生的殿堂,作为最高等的学府之一。

这些学生无不是天之骄子。

却在这一刻,他们集体跪了。

文千秋,

何许人也?

文化界大咖之一,

顶级学府的教授,

文学院的荣誉院长。

当他看到这半阙《满江红》后,失态了。

他如同一个婴孩一般,嚎啕大哭。

若不是情到深处难自抑,又怎会在众目睽睽之下,老泪纵横。

半生痴迷,半生癫狂,本以为最终也只是痴心妄想,徒留遗憾。

谁曾想,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华国古文化不曾亡!

华国古文化依然有人继承!

谁又说现代人写不出媲美古人的佳作?

这首词就是最好的证明。

激动过后,文千秋也发现了一件古怪的事情,咦?这首词竟然只有上阙,而没有下阕!

他忍不住问道:

“这位同学,这首《满江红》是何人所作?为什么只有上阕?下阕呢?下阕去哪里了?”

听到这话,这位同学连忙解释道:

“文教授,这半阙《满江红》是张一谋导演的新电影《满江红》里的诗词,目前,张导只发布了上阕,至于下阕,要到电影上映的那一天才能知道!”

“哦?是老张的新电影啊!”

文千秋忽然一拍额头,恍然大悟的说道:

“之前老张拍《满江红》的时候,还找我修改审核过剧本,因为老张知道我是岳飞迷,想让我完善一下剧本,看看有没有什么漏洞!”

“剧本我看过,虽然有点理想主义在,但是其精神内核,十分值得推崇!”

文千秋先是对剧本大加赞赏后,紧接着又说道:

“当时老张还让我模仿岳飞将军的口吻,写一篇《满江红》,只是我才疏学浅,实在难当此大任!”

“也不知道老张从哪里找来如此文坛大家,竟然能写出如此惊世之作!”

“漂亮!

是真的漂亮!”

“老夫自愧不如啊!

!”

文千秋由衷的赞叹起来,甚至他都想见一见这首词的作者,好好向他请教请教!

“不过,这个老张竟然还卖关子?真是可恶啊!

!”

说着,文老爷子忍不住拿起电话,现场向张一谋催更。

当然,这件事关乎着几十亿的票房,张一谋也得对投资人负责啊,即便文千秋如何催促,他也不敢透露下阕的内容。

无奈,文老爷子只得悻悻挂了电话。

“同学们,下阕我是要不来了!”

“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半首《满江红》吧,虽然现在还不知道作者是谁,但这是一首足以登入教科书的词作……”

……

……

“弘扬诗词文化,文体艺术两开花。”

这是传统诗词文化协会的标语。

“小赵,下个月华国和泡菜国、扶桑国关于诗词交流的参赛人员,筛选好了吗?”

说话的人是传统诗词文化协会的会长章灵童,他的主要职责就是保护传统诗词文化,弘扬传统诗词文化,发展传统诗词文化,让传统诗词文化走向世界。

“扶桑岛国和泡菜国,整天说咱们吹牛逼!”

“扶桑国一直说他们的诗词文化比咱们强!”

“泡菜国更是说诗词源自于他们,是咱们龙国偷走的!”

“真是岂有此理啊!

这次一定要让他们好好看看,咱们龙国的诗词文化,有多么灿烂和辉煌。”

章灵童用命令地口吻说道。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