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太子出征退强敌(2 / 3)

加入书签

p>小清河位于沧州城南二十里,河面五十余丈宽,沿着官道有一座石桥,乃是自京城至沧州的必经之路。

平时河中水深数丈,人马只能从桥上过,此刻河水没膝,显然是上游水来得少了。

官道两侧的密林中,北魏大军刚刚潜伏下来。

战清风盯着南方官道,就像一只饥肠辘辘的猛虎,蹲在草丛中静静等着羊羔送上门来。

不多时,远处尘土飞扬,显然是前军人马退了下来,比预计的时间要早了不少。

一骑飞至,前军探子来报:“禀大帅,王双将军已于昨晚在阵前被杀,此刻前军群龙无首,到处都是败兵,南庆援军分为前后两军,正全力追杀,还请大帅尽快援救。”

“什么?”

战清风握紧长枪,忽得站起身来,心中大惊道:“王双乃我北魏军中有数的七品高手,随我征战二十多年,从未失过手,怎么就阵前殒命了?”

还未来得及细问,前方败军已近,三三两两,旌旗散倒,血污满面,十分慌乱,显然没有来得及按照自己命令的那样交替掩护撤退。

战清风见状,立刻严令潜伏诸军不得轻举妄动。

此时若前去接应败军,不但无用,反而会乱了己方阵脚。

为今之计,只能先放前军通过,再设法围住南庆援军,自己手中还有十五万大军潜伏在此,就算没了前军杀回马枪,自己也有八分把握全歼来援庆军。

败军之后,相隔不远便是南庆先锋。

战清风抬眼略一打量,眼前这只庆军人数约有七八万,甲具精良,杀气如虹,正如春雷狂风,滚滚而来,看上去竟是十分陌生,并不似之前那只与自己多次交手、只会守城看家的弱旅。

庆军先锋已经到了桥头,大军略一整队,分做四人一排,依序快速过桥,每过一排,便在北岸桥头两侧列阵守卫,显然是军纪森然,训练有素,不多时已过了一半。

战清风心中略有些遗憾,按照先前之计,庆军被王双将军层层阻击,此时应该是阵型混乱,人马簇拥,气力接近衰竭才对。

没想到此刻不仅士气高昂,而且还分做前后两军,让自己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战清风知道庆军后军离得不远,此刻容不得犹豫,必须速战速决。

好在吃下这七八万人马后,自己大占优势,庆国后军见事不好,绝不敢孤军深入,加上后路崤山关被夺,无论如何都只能选择撤退,自己便可衔尾追击,在崤山关下将其一举歼灭。

思虑已定,战清风手中号令一挥,炮号声响,四面潜伏的北魏大军一齐杀到,将庆军先锋团团围在小清河两岸,是为半渡而击。

庆军先锋并未慌乱,号令连连之下,很快聚成南北两个半圆阵,刀兵持盾在外,弩兵持弩在内,背河而立,毫无破绽。

北魏大军尚未冲到近处,只见庆军阵中弩箭如狂风暴雨一般袭来,北魏骑兵虽身着皮甲,但弩箭纷纷透身而过,无可抵挡。

想要射箭还击,却又够不着距离,一时间魏军前线竟有些乱了方寸。

鼓声骤响,帅旗飒然矗立,乃是大帅督战。

严令之下,将士哪敢后撤,纷纷振作精神,聚为多支猪突尖阵,毫不惜命的冲杀上前。

虽然在弩箭雨下死伤惨重,但也逐渐拉近了距离。

近到二百步内,马上魏军纷纷射箭还击,但那羽箭落到庆军身上,纷纷弹落,毫无作用。

一两支骑兵奋力杀到阵前,眼见即将冲破阵营,不料刀光闪过,竟然连人带马被劈成两段,不多时已然尸积如山,庆军盾阵却稳如泰山。

远了够不着,近了敌不过,魏军显然有些懵了,只能纷纷退后,远远围在四周,如铁桶一般,不放庆军突围,再不敢贸然前突。

战清风有些肉痛,原本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围歼战,此刻却打成了夹生饭,南庆哪里来的强弩硬甲?如同豪猪一般,让自己无从下嘴。

远处南方官道上人马沸扬,王旗招展,显然是庆军主力即将赶到。

战清风知是庆国皇帝御驾亲征而来,大叫不好,没有一丝犹豫,立刻下令南岸魏军从石桥两岸涉水北撤,此刻水浅易过,只要南北两军能合兵一处,自己还有从容应对的余地。

庆军先锋见主力即将赶到,魏军又拿自己无可奈何,便大胆了许多。

号角声声,北岸圆阵逐渐变大,不一会居然分做两阵,沿河岸向上下游展开,以强弩阻击南岸魏军渡河。

南岸圆阵逐渐变小,却不消失,只稳稳守住河上木桥,不让南岸魏军夺桥而过。

不多时庆国主力赶到,毫无意外,又是狂风骤雨一般的弩箭,和铜墙铁壁一般的精钢铁甲,把南岸数万魏军一步步逼迫在小清河河滩上。

眼见南岸魏军势危,战清风下令北岸魏军再次聚为数只巨大的猪突尖阵,从沧州城下临时调来的十几部投石机也准备就绪,意图一举破阵,救回南岸魏军。

此刻北岸庆军排的是一字长蛇阵,虽能阻止南岸魏军渡河,却无力阻止北岸魏军破阵,很快摇摇欲坠,断做数截,眼见阻止不了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