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不是因为你失德造成的灾异你为什么要预警万字大章(4 / 7)

加入书签

江陵、江夏两郡。”

“我军在荆北,则只剩下襄阳一郡。”

“襄阳郡乃天下少有的大郡,郡治襄阳也是一座坚城,强攻很难攻取。”

“就拿着长沙郡的水势来说,若是襄阳受此水患,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当年我部拿下襄阳,也是因为耗费大量时日,在襄阳周围修建了许多军事设施,把襄阳城通往外界的路全部堵死,断绝和外界的一切往来,使其成了一座孤城。”

“饶是如此,也足足让汉人在襄阳撑了六年。”

石周曷阿虎一想,说的也是。

别看汉军咋咋呼呼的,一路上势如破竹,勇不可当。

仔细一样,战绩似乎也没那么“硬”

琼州的三郡,是诈城。

夷州郡治,索性是沿着已有的地道,直接杀进了人家大本营里。

交州则是靠着“打豪族,分田地”

的口号,欺负交州本地豪族势力不强。

最坚固的交趾郡城,也是人家交趾王主动把汉帝给迎了进去,让汉帝有机会收编囚徒军,从而内外接应,破了城。

高州也是如此,因为大可汗乞颜思烈身死,都被吓得不轻,又有侯君延直接献了郡治合浦郡。

就连正儿八经的攻城战,都没进行过几次。

别说是襄阳这种天下之中少有都大城,就算是遇着武陵郡城,强攻之下,不也抛下了五千伤亡?

这么看来,荆南最初的战略计划,固守城池,是没问题的。

反倒是后续变计,变来变去,想要找机会开口袋瓮中捉鸡,出了意外。

虽说固守城池,面对那种百年难遇的特大暴雨,以及武圣再生,也不可能守住。

但反过来说,只要没有那种天时,固守可以守住。

石周曷阿虎颔首道:

“那么最坏的情况,就是荆北只剩下襄阳城。”

刘宾继续道:

“江陵、江夏二郡被汉军夺走之后,汉军就有两条路可选。”

“一则自江陵郡出兵,往西夺取永安,转进川蜀。”

“二则自江夏郡出兵,往北直取新野,进而继续北伐,及早攻取长安。”

石周曷阿虎双手环抱于胸,傲然道:

“新野、宛城一带,长安一带,都是乞颜部治下。”

“如今的乞颜部,虽说在乞颜金瀚的带领下,勉强支撑着,还将秃发部打的连连败走。”

“但综合实力,并不如我们。”

“而且川蜀大地,易守难攻,长安故都对于大汉来说,更是极为重要。”

“汉帝肯定会选择自江夏出兵,一路北伐,强攻长安。”

“连续大捷,他绝对有这个信心。”

“军师是想要行驱虎吞狼之计啊!”

用江夏、江陵两郡为诱饵,很可能成功。

新野没什么险要可守,显然比在山里的永安,要好打得多。

汉军唯一担心的,也就是同时招惹了乞颜部和石周曷部,两部兵马。

但以石周曷阿虎那暴虐的性子,现在也不得不承认,此时的自己,万万不敢主动攻打汉军。

三天劈个雷,五天淹个水,时不时还能营地起火,还容易掉坑里。

这谁顶得住啊?

大汉的智谋之士,肯定也能料到这一点。

“不。”

刘宾摇了摇头:

“既然要想最坏的局面,那就是汉军直接兵分两路,一路打新野,一路转进川蜀。”

石周曷阿虎嘴角抽了抽。

大汉的北伐军就多少人?

六万?七万?

就算各种收编部员,也凑不够十万。

就这还想分兵?

那三四万人,去攻城略地?

连围城都做不到,凭什么能破城?

但石周曷阿虎深入思考一番,还踏马真有这个可能。

“那如果汉军攻入了永安,我们该如何应对?”

刘宾却未有正面作答,只是口若悬河道:

“属下翻阅过典籍之后发现,在大水泛滥后,则经常发生严重的干旱。”

“使在沿湖、滨海、河泛、内涝地区,出现许多大面积的荒滩或抛荒地,这就直接形成了,适于飞蝗发生,无比猖獗的地理。”

“从益州以及各地郡县志所记载来看,结合各河道历年变化,属下认为,飞蝗发生,以及蝗区的形成,与河道变迁,有较密切的关系。”

石周曷阿虎想了想,他一开始是以为,刘宾想说,荆南经历洪灾之后,有可能发生蝗灾,各种灾异,可能会让汉人疲于赈济,而无暇北伐。

但忽然想到了一事,皱眉道:

“今年益州之中,因为偶有地崩,有好些河流改道。”

“军师是想说,我益州之中,有可能发生蝗灾?”

刘宾站起身来,点头道:

“正是。”

“如宾所料不错,最早七月,益州之中,就有可能发生蝗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