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汉军前面有豪族滴干活我来带路(3 / 3)

加入书签

都救不了自己。

他依仗的黄家,甚至亲自派人,专门来给他落井下石。

伙夫嘴唇微微动了动,始终没能说出话来。

人死之前,心先死了。

他甚至不恨让他人头落地的汉军,反而更恨自己原本的主家。

有了良好的开端,事情发展的很不错。

后面各个豪族推出来的替罪羊,各个都是含冤而死。

每个人挨刀,都有豪族子弟,假扮百姓,罗列罪名。

毕竟只要把罪名都列在这些替罪羊身上,自己的罪名就能少许多。

想来汉帝也不会就此太过纠结。

如此一来,这日南郡城的豪族如何作为,可谓是小刀划屁股,让老百姓们,好好开了开眼。

大小豪族近百,有一家算一家,竟然没有一个是不侵占土地的。

几亩土地就养活一口人的情况下,这群牲口算是间接害死了了多少人啊?

挨个砍了肯定有冤枉的,但隔一家砍一家,肯定有漏网之鱼!

砍得好啊!

哄闹的百姓之中,有个身材瘦弱,面颊瘦削微凹的男人,虽然看着像是流民,但双目深邃锐利。

“好手段。”

“豪族没了土地,没了人口,这推出替罪羊之后,就失了人心,更没人听他们的了。”

“纵然是想叛乱,也难以成事。”

不过更让他叹服的,还是隐藏在这表面之下,皇帝在暗地里,对豪族展开的分化。

他专门留意过,早前强硬抵抗汉军的,只有三家豪族。

现在却推出了这么多人问斩,而且还有不少用来替罪,无关轻重的人。

必然是皇帝不满人头太少,勒令投降的豪族们,另行添上的人头。

假设日南郡中,有五十个豪族,而皇帝想要添一百个人头,豪族们绝对不会一族出两个人,这么让大家平摊。

毕竟豪族之中,也并非全都是蠢蛋。

其中自然有聪明人,能够看得出皇帝这一手,是在让豪族失去人心。

迫于汉军军威,他们自然不敢去抵抗,但并非不能转移。

自家少出一个,让别家多出一个,不就可以了?

这样对自家的损失,会小很多。

大多数人都存着这样的想法,豪族们就会开始内斗。

即便最后名单确定,依然会因为分配不均,而怀恨在心。

毕竟大多数人都乐意去怪别人,而不是怨恨自己的弱小。

虽说豪族都是些眼中只有利益的群体,怀恨在心不一定能够长久,即便有杀父杀母之仇,转过头来有利益,也能两两相合。

不过能够稳住一时,撑到汉军取下交趾国全境,也就足够了。

男人不露痕迹的望了眼行刑台上,手舞足蹈,不断鼓动百姓们的皇帝。

这皇帝不太像个皇帝,像是反贼。

但他偏偏又是个好皇帝。

出发点如何,背后是何用心,没人在意,百姓有了田,得了利,那就是好皇帝。

男人轻手轻脚的离去,轻声自语道:

“汉军北上再攻下九真郡,战事便结束了。”

“只是这九真郡中,有长山,南越土著,却不是那么容易相与的。”

“即使是这位昭武帝,倘若入了山林之中,也未必能渡得难关。”

日薄西山,今天的砍人活动结束了,明天继续。

百姓们渐渐退去,行刑台上乱糟糟一片。

刘恪也站了一天,口干舌燥,他也累啊,还得不断忽悠鼓动百姓,扩大优势。

有些腰酸背痛,望着这一片狼藉,感叹道:

“天下啊,比这还要乱。”

“就是这么乱七八糟的,豪族有豪族的乱法,百姓也有百姓的乱法,可就是这么个乱法,蝼蚁才能搏杀大象。”

刘恪一时间有些出神。

这些日子的操作,都是他的一番试验。

如果在交趾国能成功,那么就能用到中原。

号召那些汉人百姓,直接起义反了东胡,天下乱得更彻底一些。

越乱,复汉的机会越大。

同时他也是在看世家作何反应,毕竟打的豪族,分的田地,都在影响世家的利益。

“陛下,已经清理好了。”

化成雨一句话,打断了刘恪的思考。

正好,刘恪也打算换个口味,一天的血腥味让人有些不舒服:

“随朕往乡野走一趟,看看陈卿做的如何。”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