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高消费(1 / 2)
潜在的六位四合院卖家当中,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很少说话。他的脸瘦成了尖尖的葵瓜子一般,神情看上去有些阴郁。
他之前听四爷他们怎么吹嘘李永恒,甚至亲自坐到了李永恒的豪华新车里,都不怎么动心。
但现在,亲眼看到了李永恒操作两台神奇的科技新品,这才对这个来自南方的小南蛮刮目相看:“小兄弟,你的这台照相机,在哪买的?多少钱一台啊?”
李永恒记得这个骨骼精奇的男子,人称“桂爷”,于是对他说:“桂爷,这个吗?它的功能可不止是照相机那么简单。我示范一下,给各位爷看看。”
说着,点开了音乐播放器,播放了一首《洪湖水浪打浪》。歌是王玉珍的原唱,悠扬的歌声从手机喇叭里传出来,顿时惊艳了在场的所有人!
不错,不错!
这小玩意儿,居然还能播放歌曲!
听了半分多钟的歌曲之后,李永恒继续操作,点开一本PDF格式的《西游记》,调大了字体,让在座的各位看到:“它不但能拍照,拍视频,能播放歌曲,还能看书!”
本来嘛,假如有网络的话,手机联网之后,功能才可以最大化的展示。
即便如此,随便给这个年代的人看看最普通的功能,也足以让他们大开眼界。
桂爷看得津津有味,又追问:“小兄弟,你还没告诉我们呢,你是在哪里买到的,花了多少钱?”
李永恒调出了计算器界面,在屏幕上输入一串数字,让桂爷看清楚:“桂爷,价格是这个数。单位是美元。”
众人看到,这种新产品竟然还带有计算器的功能,都啧啧称奇。
再看到屏幕上显示的数字,哎呦喂!
一千万!
美元!
桂爷听清楚之后,只是皱着眉点点头,不再追问了。
只有四爷和滕二他们五人,因为之前有了“一千多万美元一台小轿车”的超震撼体验,现在再看到一千万美元一台的超级照相机,已经没那么惊讶了。
围观的人群当中,那位中方女翻译,不断地把这一桌人的对话,叽里呱啦的用英语翻译给几个外国人听明白。
李永恒能听懂十之八九,几个外国人用英语对话的大致内容是:价格太贵,市场推广很难,除非量化生产……等等。
他对一桌的人说:“这台新产品,里边能保存几百部电影。还能跟大彩电连接,把电影电视内容放到彩电屏幕上播放。”
哗!
这么厉害的吗?
此时,没有一个人会怀疑,这个小年轻在吹牛。
说完之后,李永恒把手机屏幕熄灭,放入裤兜里。拿起了筷子,夹了一筷烤鸭,直接放进嘴里大嚼特嚼。
滕二爷忍不住对他说:“小李老板,咱们京城的全聚德烤鸭,不是这么个吃法的。”
说着,便开始给小李老板做示范,怎么吃才算是标准的吃法。
其他的十几二十个围观者,看到主角要吃饭了,于是纷纷散去。
那位桂爷,祖上留下来的一主两次的四进四合院。面积大是足够大了,但面临的现状,和四爷差不多。
都是破落户了,守着一座大大的宅院,却没钱去维护修缮。
他的难题还有很多,上面还有父母在,
如果要把祖上的四进一主两次的四合院卖掉,需要苦口婆心的劝说几位家人,让他们点头答应才行。
而且,到底开价多少才合适,目前也没有参照物啊。
张家老四(四爷)的那个三进的四合院,那一点点面积格局,算什么玩意儿?
小小的三进宅院而已,居然也敢开价5000美元?
在桂爷的心中,给自家的四合院估价嘛,至少也要两万美元!
没错,最少是这个数。一分钱都不能少!
如果真的拿到两万美元,去黑市兑换的话,至少能换到10万人民币。
桂爷心中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恨不得现在就带着这位小老板,去自家的四合院逛一圈。
在座的另外五位潜在的四合院卖家,其实也都和桂爷差不多,都在盘算自家的四合院,该给这位小李老板开什么价才合适。
如果开价太高,人家小老板不买了,那岂不是糟糕?
这一桌人高谈阔论,吃吃喝喝。店小二看到他们吃得差不多了,开始上冰糖银耳的甜点。
话说,这十多个京城土着,好些年以来,这还是头一次吃得这么好,喝得这么过瘾。
李永恒喝了两口全聚德的冰糖银耳之后,便起身跟着一位店小二,去收银台结账。
好家伙!
他还以为茅台酒只是20多元一瓶,哪知道收银台的妹子告诉他,茅台酒已经涨价了!并且在店里,卖130元一瓶,比外边的稍微贵一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