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吞三晋灭六国一统天下求订阅(3 / 7)
老板一边带你吃香喝辣的,给足你待遇,薪水直接拉满了,画的大饼就不再是大饼,公司的事业,也便成为了你自己的事业。
秦军很快出发,在王翦的指挥之下,分兵两路攻赵,一口气连夺赵邺等十余座城池,连战连胜,横行无忌,接着挥军北进,直逼赵国都城邯单!
那一天,邯单的百姓终于回想起被秦人支配的恐惧。
……
当远在魏国的李牧,听到后院起火的消息后,顿时又惊又怒。
“我就说这些天,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一直心神不宁,原来是这样!”
李牧眉头紧皱,攻打魏国的军队,秦军占据一部分,韩人同样占据一部分,按照道理来说,秦国军队的数量,绝对不止这些才对。
所以李牧一直在警惕秦军可能存在的援军。
然而,一直到今天才发现,原来秦军是趁着赵国后方空虚之际,偷屁股去了!
他真没想到,秦国的国力竟然如此强盛,竟能同时对两个国家发动战争!
这是要一口气吞下两个国家?
这也太疯狂了!
!
当前最好的选择自然是迅速离开,回援赵国,他李牧毕竟是赵将,不是魏将。
可问题是,只要他一走,魏国必失!
唇亡齿寒之下,赵国同样不好受啊。
可若是不回去,一旦赵国的都城邯单失了,那他李牧,万死也不能赎其罪。
所以,他必须,也只能撤退。
随着李牧撤军,这直接让魏王急了,这一仗还没打完了呢,怎么就撤军了?
李牧将后方赵国被秦军袭击的消息如实说了,魏王没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赵军离开。
当李牧率领赵军脱身之后,迅速赶回赵地,期间没有受到一点阻挠,白起仿佛在目送着他离开一般,这让李牧也明白了:“这是秦军堂堂正正之阳谋啊!”
当赵军回撤后,白起直接发起了总攻,迅速占领魏国各地。
魏国的大梁城易守难攻,不仅城墙很高,城墙外还有纵横交错的水网,既用于城内补给,又用于防御。
说这是一座天险之城都不过分。
白起面对这座固若金汤的城池,并没有去攻打,直接派兵把大梁城周围的水网都控制住,又引黄河和鸿沟之水,来了个水漫大梁城。
水攻之下,原本易守难攻的大梁城直接变成了汪洋大海,整个城池中甚至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又坚守了一个月后,魏王见大势已去,只能开城投降了。
自此,魏国覆灭。
这一场灭国之战,白起同样没有大开杀戒,魏国的军队只要投降,他都会接受。
不得不说,此前苏澈的舆论攻势,在这场战争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若是秦军一直以杀戮开道,就算占领下魏国,也不过是一座满是仇恨和怨气的国家。
可是在一手大棒,一手萝卜的政策之下,投降的人瞬间变了许多,顽抗到底的人少了很多。
秦军之中,除了原本的韩人之外,瞬间又多了不少魏人,尽管不能立刻将他们投入战争中,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各种理念的灌输,终有一日,这些都是可用之兵。
若能忠于秦,在军功制的驱使之下,这些魏人,或许可以重现当年魏武卒的风光。
战国早期,在吴起的建议之下,魏国实施了著名的“武卒”
制度。
吴起认为,他觉得兵不在多,而在“治”
。
武卒的选拔标准严格,待遇优厚,只有那些在身背弓箭、全副铠甲、手持长矛、携带三天军粮的情况下能日行百里的人,才能够成为魏武卒。
这些士兵一旦被选拔成为魏武卒之后,不仅是装备,还是待遇,都会直接拉满。
重赏之下必有勇士,魏武卒就是在重赏之下诞生的,再加上创始人吴起的特殊培训以及带领,促使魏武卒士兵之间感情深厚,与吴起之间的关系也十分深厚。
丰厚的待遇以及同甘共苦的领导人,促使魏武卒成为一支铁血部队,他们可以共进退、同生死,没有人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正是因为如此,当时吴起带领魏武卒和秦国打了共计64场战争,取得全胜的惊人战绩,老秦人们直接被打出了心理阴影。
巅峰之战,更是有五万魏武卒击败五十万秦军的辉煌战绩。
不过,盛极必衰,物极必反,随着吴起被排挤走之后,魏武卒逐渐走向下坡路,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而变法失败的魏国,再想重现当年的魏武卒,显然是不可能了。
不给人吃肉,又想人为你效命,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事。
随着秦国占领魏国,得到那些被贵族兼并、占据的土地,重新拿出军功制度,以后上战场杀人,又可以重新吃到肉了,再有一位合格的将领,魏武卒的风光重现,也不是不可能。
而这个合格的将领,便是白起的副将,年轻的将军蒙恬!
蒙恬在整顿完一波又一波的降军后,又开始整顿整个魏国,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