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一句话让画价翻五倍!(2 / 2)

加入书签

写了一辈子文章,从没想过,文字还能这么用!

    齐文昊见他表情松动,知道他听进去了。他放下《秋山图》,又拿起另一幅画着几竿墨竹的画。这竹子画得很有风骨,笔力好像要穿透纸背,可惜题的字也只是“岁寒知松柏,然后知君子”之类的老话。

    他再次提笔,在另一张废纸上写道:“这竹子,城外清风观的悟真道长看过,评价说‘有冲天的志气,君子的风骨’。”

    写完,他将纸条递过去。

    “清风观是我们望江县的名胜,悟真道长也是有名的高人。先生这幅画,要是有了这么一句点评,在别人眼里,就成了一幅被高人开过光,带着仙气和风骨的画。您说,它的价钱是不是就不一样了?”

    老秀才彻底呆住了。

    他看着齐文昊写的这两句“题跋”,脑子里嗡嗡作响。他几十年的老想法,被这个年轻人几句话说得乱七八糟。

    原来……原来文章还能这么写!原来名声还能这么借!

    他看着地上那方断成两半的砚台,又看了看周围人或同情或看热闹的眼神,心里那点读书人的清高,终于没了。

    罢了,反正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还有什么不能试的?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齐文昊,郑重的拱了拱手,声音沙哑:“公子有大才,老朽……服了。”

    说完,他不再犹豫,捡起地上的笔,颤抖的手,将齐文昊写的那两句题跋,工工整整的抄在了对应的画卷旁边。

    做完这一切,他把那两幅画重新摆好。虽然摊子还是一片乱七八糟,但这两幅画因为有了新的题跋,就好像换了幅画,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周围的人都觉得新奇,围在那里指指点点,但因为怕王县丞的势力,谁也不敢真的上前去问。

    然而,奇迹就在这时候发生了。

    人群外,一个穿锦缎袍子,手里盘着核桃的富商,正带着两个小厮路过。他本是随便看了一眼,目光却立刻被那幅《秋山图》旁边的题跋吸引住了。

    “有点前朝大家林修远晚年的意思?”

    富商轻咦了一声,停下了脚步。他是个喜欢摆弄些字画装样子的人,自然听过林修远的大名。

    他分开人群,走到摊前,拿起那幅《秋山图》仔细看了起来。

    他虽然不是真懂,但也看得出这画画得挺好。再联想那句“有点意思”的题跋,越看越觉得画中山石的画法,真有几分传说中林状元那种老辣的味道。

    “这画……怎么卖?”富商想了想,开口问道。

    老秀才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他紧张的看了齐文昊一眼,见对方朝他微微点头,才鼓起勇气,报出了一个自己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价钱。

    “这个……十两银子。”

    这个价格一出口,周围的人都吃了一惊。

    “疯了吧?他以前一幅画最多卖一二两银子!”

    “十两?抢钱啊!”

    老秀才自己也心虚,手心都是汗。

    谁知,那富商听了,眉头都没皱,反而点了点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