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真正有用的办法(2 / 2)

加入书签

    这话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祠堂里却听得清清楚楚。

    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都看向了说话那人。

    孙夫子的脸一下子就拉了下来。他猛的一拍桌子,茶杯都震得跳了一下。

    “糊涂!”他大声骂道,山羊胡都气的一抖一抖,“他一个靠写那些不正经戏文吸引眼球的人,懂什么种地的事?粮食是咱们的命根子,怎么能听那种不靠谱的人胡说!简直是病急乱投医!”

    孙夫子在村里很有威望,他这一发火,祠堂里顿时没人敢说话了。那提议的村民吓得缩了缩脖子,一个字也不敢多说。

    人群里,王二和那几个闲汉对视一眼,都偷偷的笑。

    王二往前凑了一步,阴阳怪气的开了口:“孙夫子说的对!那齐文昊就是个走了狗屎运的穷酸,谁知道他那钱是哪儿来的?指不定就是坑蒙拐骗来的!他的话要是能信,母猪都能上树了!”

    “没错!咱们庄稼人的事,还是得听孙夫子这种懂道理的读书人。那齐文昊,算个什么东西!”旁边的瘦猴也跟着起哄。

    他们几个人一唱一和,祠堂里的风向彻底变了。本来还有些想法的村民,这会儿也都打消了念头。是啊,齐文昊再有本事,那也是写戏文的本事,跟种地存粮,根本不是一回事。

    祠堂里的争论,很快就传到了齐文昊的耳朵里。

    这时候,他正在家里。

    屋子里,新买的细棉布铺在桌上,李云婉拿着剪刀,正小心的比划着。她从没做过针线活,动作很笨。

    齐文昊就坐在她旁边,手里拿着一根炭笔,耐心的在布上画着样子。“你看,这里是袖口,要多留三指的宽度……对,就这样,别怕,剪坏了咱们再买。”

    他的声音很温和,让李云婉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不少。李云瑶和李云兮则在一旁烧水煮茶,屋里暖烘烘的,和外面下个不停的雨好像是两个世界。

    一个邻居家的小孩冒着雨跑来串门,嘴快的把祠堂里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齐文昊脸上的笑没了,皱起了眉头。

    “夫君,他们……他们太过分了!”李云瑶气得把茶杯重重往桌上一放,“你写的是千古名篇,怎么到他们嘴里就成了不正经的戏文!”

    李云婉也停下了手里的剪刀,担心的看着齐文昊。

    齐文昊摆了摆手,让她们别生气。他没理会孙夫子和王二那些难听的话,脑子里想的是另一件事。

    粮食发霉。

    这对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是能毁掉一个家的大事。孙夫子那些通风晾晒的法子,根本没用。

    而他,恰好知道一个真正有用的办法。

    他心里冒出一个念头。

    靠着《梁祝》赚来的银子和名声,终究是虚的。想要在这个村子,这个时代真正的站稳脚跟,受人尊敬,就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解决他们最根本的难题。

    这一次,是个好机会。他要的,不只是银子,更是人心,是让村里人服气!

    想到这里,齐文昊站起身,对着三女柔声说:“你们在家待着,我出去一趟。”

    他没去祠堂和那些人争辩,而是拿了把伞,直接往村长家走去。

    村长正坐在自家屋檐下,对着院子里的一片积水唉声叹气。看见齐文昊来了,他连忙起身,苦笑了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