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决战淝水二(1 / 2)

加入书签

合肥:

谢石、谢琰的调令已经抵达合肥,桓伊即刻调兵北上支援淝水岸的晋军。

谢玄的要求是桓伊要营造声势吸引合肥方向秦军注意。

桓伊所部近万一旦北去,合肥城中只剩下慕容冲所部千余私兵以及豫州州郡兵几千。

桓伊拱手道:“国公保重,我北上后合肥城中空虚,战争局势变幻莫测,谁也不能保证咱们面前的这支秦军是否进攻合肥。”

“此番相见国事繁忙,未曾向将军讨教笛艺,倘若日后有机会再讨教吧!”

桓伊擅长音乐演奏,在当时被称为“江左第一”

桓伊既擅吹笛,还擅长作曲。

《梅花三弄》笛曲的最初创作者便是桓伊,后来在唐代由颜师古改编为古琴曲。

宰相谢安也十分喜欢音乐,曾经评价桓伊“桓子野对音乐可谓一往有深情!”

,于是后世就有了成语一往情深。

桓伊命令大军大张旗鼓,行军绵延数里也是专门做给秦军看的。

桓伊翻身上马,马鞭指向北方,身后近万大军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他勒住马缰回头望了眼合肥城楼便纵马离开,城楼上慕容冲的身后跟着的是慕容宙、赵玄锋、周叔毅还有豫州州郡兵的两名校尉,那两人脸色白,望着城外空荡荡的官道直咽唾沫。

“慌什么?”

慕容冲扶着城垛。

目光扫过那两个脸色白的州郡兵校尉,声音平稳:“秦军主力全在淝水,合肥这边最多是偏师骚扰,慌解决不了问题。”

“赵玄锋。”

慕容冲又看向身边高大的汉子,“你带些斥候,往西北方向探,十里一哨,秦军只要过芍陂立刻回报!

记住,把人数、旗号、行军度摸清楚就行!”

那两个州郡兵校尉这时才缓过神,其中一个壮着胆子问:“国公,咱们就这点人,要是秦军两面夹击怎么办?”

慕容冲冷笑,“夹击不了。

桓伊北上时故意大张旗鼓,秦军肯定以为合肥主力全走了,最多派支偏师来攻。

真要是主力,淝水那边谢玄早把他们拦下来了。”

赵玄锋的斥候已经出,二十骑快马转眼消失在西北的官道上,扬起的尘土很快被北风卷散。

慕容冲还站在城楼上,望着桓伊大军远去的方向,眼底没什么波澜。

他知道,合肥的防御看着险,实则稳。

苻坚太迫切想要和晋军决战了,现在这个战争局势只有秦军利用兵力优势挫败晋军才能提高士气,强力命令没有抵达的秦军开赴淝水前线。

寿阳城:

铜炉的炭火正旺,却驱不散帐内的沉郁。

苻坚刚和苻融正在商讨进军章程,帐外亲兵就进来,声音带着几分急促:“陛下,阳平公,晋军派使者来了,说是谢玄亲遣,要当面见您。”

苻坚抬眼,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让他进来!”

不多时,一名身着晋军青袍的使者走进来,手里捧着封蜡封的信函,身姿挺拔,脸上不见丝毫惧色。

他走到厅中,拱手行了一礼,既不谄媚也不卑微:“大晋使者,拜见秦天王!”

晋使上前一步,将信函递到内侍手中,声音不高不低,刚好让厅中诸将都听得清楚:“我家谢石谢玄将军让我带句话给天王:秦军大军贴着淝水摆阵,连渡河的余地都不给晋军留,传出去倒像秦军怕了我大晋,只想耗着拖时间。”

这话刚落,一员秦将“嚯”

地站起来,按在腰间佩剑上:“放肆!

我军数十万大军在此,碾都能碾死你们,用得着怕?”

晋使眼皮都没抬,慢悠悠道:“将军要是不怕,为何不敢让我军渡河?当年秦军灭燕、破凉,哪次不是堂堂正正决战?如今却守着渡口倒失了天王的威风。”

“谢玄想怎样?”

苻坚沉声道。

晋使抬眼直视苻坚,“请天王下令退军百步,腾出河滩作为战场。

我军渡过淝水后,两军列阵对垒,刀枪相见,赢了的占寿阳,输了的自认不如。

这样既显天王气度,也省得两军耗在这里,让天下人看笑话。”

“陛下,不可!

我众彼寡,堵着渡口不让他们过才是万全之策,退军恐生变故!”

苻坚沉思了些许一口答应,但请晋国使者下去休息他好商议确定日期。

“陛下,只要我们继续僵持下去等后续大军一到,再伺机打开战局。”

苻坚清楚这二十万秦军深入,粮草全靠后方转运。

如今淝水两岸僵持,每日耗的粮草够十万百姓吃半年。

要是拖到冬天下雪,粮草断了,就算不打,秦军也得冻饿溃散。

不如战,赢了直取建康,输了也能早作打算。”

这话戳中了苻坚的痛处。

南征大军粮草消耗远预期,幽州的苻洛又迟迟不兵,再耗下去,不等晋军动手,秦军自己先乱了。

“兵法云半渡而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