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官逼民反(1 / 2)

加入书签

平喜也道:“将军,申别驾的计策万无一失!

眼下正是时候——吕光带着十万兵去了西域,关中兵力空虚;苻坚又征了全国的兵,百姓怨声载道;鲜卑、羌人都在等着看苻坚的笑话。

只要咱们把粮草军械藏好,等苻坚跟晋国打起来无论输赢,咱们就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到时候响应的人定然不少!”

苻洛站起身深吸一口气。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率军南下,苻坚仓皇失措的样子,又仿佛看到自己登上皇位,接受百官朝拜的场景。

“好!

就依你们说的!”

他转过身,目光坚定。

“喏!”

申绍拱手应下。

苻洛最后道:“我这就写一封信,派心腹连夜送往蓟城,跟苻重弟弟说清楚咱们的计划。

让他也照着截留粮草,咱们兄弟俩里应外合,等苻坚南征的消息一传来,就动手!”

申绍和平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笑意。

申绍道:“将军英明!

只要咱们按计行事,大事必成!”

苻洛哈哈大笑起来,之前的怨气一扫而空,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江山,在不远处向他招手。

而申绍和平喜也低着头,嘴角勾起不易察觉的弧度——他们要的,就是苻洛这般冲动又自负。

等苻洛真的起兵,前秦内乱,慕容氏便能趁机复国了。

至于龙城的仓储,那自然是为慕容冲准备的。

出了府衙,平喜拦住申绍:“申别驾,先不急。

这般时日到了吃饭的点,我在家中安排好了宴席特地邀请别驾前往。”

平喜的府邸离府衙不远,转过两条街便到了。

门房见是主人与申绍同来,忙不迭地引着往里走,穿过栽着几株老槐的天井,便到了后院书房。

书房里早燃着熏香,驱散了春日的微寒。

案上摆着两副碗筷,几碟精致的小菜——腌渍的菘菜、卤制的豆干,还有一盘切得匀净的熏肉,都是辽东常见的吃食,却摆得颇为齐整。

平喜先请申绍落座,又亲手给两人斟了酒,才在对面坐下,笑道:“别驾平日忙于案牍,怕是难得有这般闲时。

我这粗茶淡饭,比不得府衙的宴席,却胜在清静。”

申绍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酒液醇厚,带着些微的粮食香,他放下杯子,目光扫过四周。

这书房不大,却收拾得利落,墙上挂着一幅《平州舆图》,角落里堆着几摞文书。

瞧着倒是像个务实的模样。

只是申绍清楚,平喜这“务实”

背后,藏着的是与他一样的心思。

四周房门紧闭,在书房十米开外单于台平州堂的人拱卫在此。

“主上让别驾主政平州事务,让我们这些人都听别驾的。

苻坚南征的脚步越来越快,估摸着就是这一两年内了,一旦计划得当主上必然北上,别驾可想过关东之地虽为燕之旧土,可毕竟秦国治理已经有十年了,人心思迁啊!”

申绍放下筷子:“平州是慕容家龙兴之地,这里的人心尤为重要。

自古治理天下,过苛者行仁政,过宽者行法治。

人心不能倒向秦国,这两年必须要使得人心思迁甚至于怀念当初燕国时代。

苻洛虽已被说动截留粮草,可单凭他起兵内乱,还不够。

前秦在平州经营十余年,苻坚那仁德的名声多少还在,各族虽畏其势,却未必真与秦离心。

咱们要的是将来主公兵临辽东时,各族能望风归附,这就得先让苻洛把‘恶’做足了。”

平喜点点头:“是,别驾昔日受秦主命巡视关东时废除了不少苛政,苻坚更是大祭太原王赢得了关东民心。

如今只有再行苛政,让苻洛把‘恶’做足了。

其实真要是让各族各部落跟着苻洛起兵还真难,各族牧民提起苻坚,嘴上虽不说,心里多少认他那点恩。

主上将来要回龙城,若不能让人心彻底厌秦,怕是难稳根基。

要让人心厌秦,光靠苻洛截留粮草还不够。

他手里握着七万兵,在平州说一不二,可这些年苻坚‘轻徭薄赋’的名声在辽东扎了根,尤其是龙城周边,前秦接手后修复水利、劝课农桑,不少鲜卑旧部和高句丽部落,日子过得比前燕末期还安稳些——安稳日子过久了,谁愿跟着乱?”

申绍看向平喜,平喜嘴里吐出一句话:“要让他们过不下去!”

申绍大惊:“这不是官逼民反吗?”

平喜一脸冷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为了主上的大业,喜不得不为之。”

申绍抬眼看向平喜,对方眼底的冷漠连一丝波澜都无,仿佛刚才说的不是要搅得平州百姓不得安宁,只是在说今晚的月色。

“官逼民反?”

申绍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不易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