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大婚(1 / 2)

加入书签

初秋的建康城,被一层清冽的金风裹着。

朱雀大街两侧的梧桐叶刚染上浅黄,晨起的露水滴在青石板上,映出天边渐次铺开的霞光。

陈郡谢府的朱漆大门外,昨夜便已挂起的红灯笼还在晨风里轻轻摇晃,流苏扫过门楣上“囍”

字金箔,溅起细碎的光。

今日是谢安侄女谢楚衣嫁与辽东开国郡公慕容冲的正日,这座东晋顶级门阀的府邸,从凌晨起便浸在既庄重又喧闹的氛围里。

谢楚衣虽然是谢安的侄女,但是其父母早亡,谢安夫妇一直将其视若己出。

谢府内院的妆阁被铜灯照得亮堂的,空气中浮动着桂花气息。

谢楚衣端坐于镜前,一袭纁色深衣,领口与袖口以青碧色织锦镶边,上面用金银线绣着细密的云纹,行走时如流霞拂过云岫。

乌被侍女灵巧地挽成“飞天髻”

,一支赤金点翠步摇斜插间,垂下的珍珠流苏随着她细微的动作轻轻晃动,却映得镜中那张素日清冷的脸庞添了几分柔媚。

“小姐,您瞧这铜镜里的模样,怕是要让建康所有贵女都羡煞了”

侍女夸赞道。

镜中少女眉如远黛,眸含秋水,虽未施过多脂粉,却自有一股清贵之气。

谢楚衣指尖轻抚过嫁衣上的云纹,忽然想起花朝节时慕容冲替她拂去肩头桃花的模样,脸颊微微烫,忙垂眸避开了镜中的自己。

府外鼓乐大作,震得廊下的桂花瓣簌簌飘落。

侍女凑到窗边看了一眼,回头笑道:“小姐,郡公的队伍到了!

好长的队,头都望不见尾呢!”

慕容冲的迎亲仪仗,惊动了建康城。

作为辽东开国郡公,他的车驾按礼制用“皂盖朱幡”

,前有十二名执戟郎开路,后随三十名鼓吹手,奏的是《清商乐》。

配合着钲鼓节拍,声乐传遍秦淮。

慕容冲他身着玄纁色深衣,玄色上衣绣着简化的云雷纹,纁色下裳垂至脚踝,腰间束着玉带,挂着一枚白玉夔龙佩,行走时玉声清越。

头上的三梁进贤冠系着玄色冠缨,缨尾垂在颔下,衬得他本就俊朗的眉眼愈挺拔。

慕容冲自骑在马背上,左右自有部曲私兵护送。

到了谢府门前,慕容冲翻身下车,谢安亲自迎了出来。

谢安笑道:“凤皇今日,比当年在花朝节初见时,更显英气。”

慕容冲拱手道:“安公谬赞,能娶楚衣,是冲此生之幸。”

谢安笑道:“楚衣父母早逝,我一直将她视若己出,其实你称我为岳丈也不为过。”

慕容冲:我怀疑你在占我便宜,但是这又合情合理。

慕容冲当即就要行礼:“小婿拜见岳丈!”

谢安立即扶起他:“不必多礼!”

按照礼制,应该三清三让,也就是女方家中三次邀请新郎入内,每次邀请都需遵循特定辞令(如表达对新郎屈尊前来的感谢),以示对男方的礼遇。

而男方也是三次谦让。

谢府内,谢楚衣被刘氏扶着,一步步从闺内走出。

她头上蒙着素纱障面,纱上绣着暗纹鸾鸟,隐约可见身形窈窕。

到正厅时在谢安将谢楚衣的手交到慕容冲手中道:“楚衣虽性子清冷,却是极重情的,你要好生待她。”

慕容冲握紧那微凉的指尖,郑重颔:“岳丈放心。”

按照礼仪士族女子出嫁时脚不沾地,慕容冲抱起谢楚衣向婚车而去。

辽东公府:

氤氲了整个厅堂。

新人先拜天地,玄纁与青纁的衣袂相触,如天地交泰;再拜高堂,谢安夫妇与慕容德夫妇端坐受礼,最后夫妻对拜。

“圣旨来了,圣旨来了”

谢安等人连忙出迎,内侍持节而立,展开明黄诏书,声音朗朗如钟:“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辽东开国郡公慕容冲,英姿卓荦,克承家声;陈郡谢氏楚衣,淑慎温良,蕙质兰心。

今二姓联姻,实乃邦家之幸。

特赐织成紫绫百匹、白玉佩一对、建康近郊良田五十顷、私奴二十户,另赏‘同心结’一枚,以贺秦晋之好。

钦此。”

内侍自然留下参加婚宴,谢楚衣自然在婚房安歇,慕容冲则是还要参与婚宴招待宾客。

今日是慕容家与谢家结亲,皇亲国戚、门阀士族纷至沓来,自古参加婚宴就要出份子钱,后世是真份子钱,在这一时期还是多以实物为主。

傍晚时宾客四散,毕竟除了划定的秦淮河商业区推迟宵禁时间,其余各街坊均有宵禁时间。

洞房内早被红绸裹得满室暖意。

八盏鎏金长信宫灯悬在梁上,烛火跳跃着,将墙上“鸾凤和鸣”

的织锦屏风映得光影流动。

洞房内早被红绸裹得满室暖意。

八盏宫灯悬在梁上,烛火跳跃着,将墙上“鸾凤和鸣”

的织锦屏风映得光影流动。

慕容冲揭了外袍递给侍立的丫鬟,转身时,见谢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