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秦国来意(1 / 2)
玄武湖谢家别苑:
尚书仆射谢安,征虏将军、尚书谢石两位谢家领军人物及一众子侄齐聚一堂。
谢玄,眉宇间透露出不凡的英气,缓缓言道:“我已经将事情告诉慕容冲了,估计这两日间他就会召集幕僚商议,约定三日后答复。”
谢瑶仍有不解:“按理说我们为了牵制秦国不是应该寻找更为强大的盟友吗?慕容垂燕国戚属,世雄东夏。
又或者拓跋氏代国、河西张氏都可以牵制秦国。”
谢安望着一众子侄道:“都不明白吗?”
下一众谢家子侄:谢安子谢瑶、谢琰,谢万子谢韶,谢据子谢朗,谢石子谢汪。
谢安说了一声:“出来吧!”
随着话音落下,屏风之后,一位身着道士服饰的男子悠然步出,其姿容飘逸,俊朗非凡,引得谢玄等人不禁失声惊呼:“道通?”
那人微微一笑:“还是叫我罗仙吧!”
谢玄眉头微蹙,满是不解:“你不是在武当山潜心修行,远离尘嚣吗?”
谢罗仙,即那道人,声音中带着几分脱尘世的缥缈:“此番下山,实则是为了了结一段尘缘。”
谢罗仙,也就是谢允,谢安之侄,少时英俊刚毅,博览群书,尤精道学,有遁世脱尘之志。
历仕罗邑县令。
精于道学,有遁世脱尘之志。
东晋咸康(335年-342年)中,谢允给晋成帝上书,请求辞官入道得到准许。
他就西上武当山,途至湖北襄阳见一道士,道士说:我师是戴先生孟盛子,&0t;非世间人&0t;。
师父给我说,如果有人西上想见他,可随我一起去。
谢允就随这道人一起前往见孟盛子。
他行走200余里到了武当山。
只见巨大的云彩横遮着远山,就在流动的云彩里看到一块明朗的地方,忽然现戴孟坐于石上,神采奕奕洞察秋毫。
拜见师父之后,给他口口相授&0t;炼神冲虚&0t;之道。
这种养生方法在《道德经》第四章有详尽的解释,那种&0t;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0t;的方法,修养生功应处于深度入静而又清醒状态的要领。
正是&0t;炼神冲虚&0t;的秘诀。
忽然,戴孟不见了,也不知他去了什么地方。
于是,谢允便&0t;结茅于石室&0t;。
他按照老师口授的方法,要领进行修行,&0t;不数年,得冲寂之妙,能飞行绝壁&0t;。
只因他脱离了罗邑宰来武当山,才取得修道真谛而成功,所以便自说其名叫谢罗山故武当山又有&0t;谢罗山&0t;之称谓。
……
谢安适时接过话头,为众人解惑:“我之所决,有一部分是因罗仙之言。”
谢罗仙也不卖关子:“按理说我谢家有子侄多才者,芝兰玉树,足可兴旺数代。
只是天象微动,世间诸事福祸难料,我门荫入仕,授予罗县县令。
虽然后来辞官,入道武当山。
但仍然与谢家有一段俗世之缘牵扯。
我此来就是解这缘的,也算是报谢家生育之恩。”
几人听得云里雾里,唯有谢玄似有所悟,追问道:“这便是我们选择慕容冲作为盟友的缘由吗?”
谢罗仙微微一笑,答道:“既是,亦非全然。
慕容冲,此人乃天象变幻之关键,其一人之力,足以撼动紫薇星宿,影响命数。
花朝节宴上,谢家已有人与他命运相连,此乃天机不可泄露之事。”
谢安接话道:“至于罗仙说的不是,是不仅是因为他的独特性,更在于他能最大程度地保障谢家的利益。
河西张氏、拓跋氏虽强,却难以与秦国抗衡。
慕容家虽为亡国之臣,但内部暗流涌动,野心勃勃者不在少数。
慕容暐平庸无能,慕容垂虽为枭雄,其势力已成,却非最佳之选。
相比之下,慕容冲可以帮到我们。”
谢万接话道:“最重要的是慕容冲够年轻,今年才16岁。
,正是意气风之时,他的年轻代表着无限的可能与机遇。
相比之下慕容垂、苻坚、王猛远不如他。
再者,谢家也在为自己找一条退路。
谢家与他结盟,无疑是为自己在未来动荡的时局中,留下了一枚重要的棋子。”
谢安语重心长地嘱咐道:“瑗度(谢琰)你与他素来交好,可多与他来往。”
谢琰闻言,心中明了,欣然领命,态度诚恳。
紧接着,谢安话锋一转,目光中透露出几分深意:“三日后幼度(谢玄)出面与凤皇商议,你也一同去吧。”
……
却说在一日朝堂上,秦国使臣权翼手持国书,掷地有声地宣布了秦国欲求娶大晋清河县主的意愿,此言一出,犹如巨石投湖,激起层层涟漪,众臣惊愕之余,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慕容氏一行,气氛顿时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