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布局(2 / 3)

加入书签

张晨在家庭里面的权重非常高。就连黄慧芬都没办法轻易压倒,什么时候都得考虑张晨,否则她那边还有一个结义金兰外加合伙人的陈旭冉过不去。

    张晨等张忠华说完,缓缓开口:“爸,你说得对,直接上马液晶线,确实是天方夜谭,我们现在没这个实力,也没必要去硬碰硬。”

    “但是,爸,我们不一定非要一开始就去啃最硬的骨头。产业链很长,我们能不能先从我们能做的、投资相对小、见效又快的环节入手?”

    “比如?”张忠华挑眉,来了兴趣。

    张晨道:“比如,驱动IC的设计和初步流片验证。”

    “这东西是面板的核心大脑,技术壁垒高,但初期投入主要是人才和设计工具、以及流片费用,相比动辄几十亿的产线,是小巫见大巫,但我们咬咬牙,或许能够得着。而且,一旦我们在驱动IC上有所突破,就有了话语权,未来无论是寻求合作,还是作为技术筹码,都大有可为。”

    他停顿了一下,观察张忠华沉思的反应,继续道:“再比如,我们可以先不做大尺寸电视面板,而是瞄准现在正在快速兴起的领域——手机屏、MP3、数码相机这些小尺寸的TFT-LCD屏幕。市场需求大,技术门槛相对低一些,投资也小得多。我认为未来这是一个爆发期,我们先在小尺寸领域站稳脚跟,积累技术、人才和资金,再图谋更大发展。”

    “我们不一定非要自己从头研发一切。爸,你在行业里这么多年,再加上现在所在的位置,或许可以留意一下……韩国或者日本那边,有没有哪些中小型的技术团队,或者持有某些关键专利但经营不善的小公司,有出售或者合作的意向?我们可以尝试去接触,用较低的成本获取一些关键技术,缩短我们的起步时间。”

    张忠华蓦然盯着张晨。

    他只是个工程师,靠着专利走到了核心位置,但如果论做生意,经营企业,哪有什么经验。

    但张晨,自己这个儿子,却像是再给他打开一扇一扇的窗户。

    这已经不是异想天开了,而是真的提出了一些具备操作性的思路。尤其是关于从小尺寸切入和寻找技术收购机会的点,确实是他之前没有深入思考过的方向。合资厂的视野和战略往往被韩国方面主导,他们更倾向于保守和维持现有利润。

    但是在合资厂之外,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晨光显科技的总裁。这是国资委和榕城市政府成立的战略公司。

    “爸,你现在在晨光厂的地位是靠FD29技术,一旦市场向下,合资厂可能就会架空你,但如果你能在液晶模组上先跑一步,那么战略的主动权就在我们手上。”

    “驱动IC和小尺寸屏幕……确实是个可以琢磨的方向。至于技术收购……”张忠华沉吟了一下,“我倒是隐约听说,日本有家做背光模组的小公司,因为经营问题正在寻找买家,规模不大,但技术有点特色。还有韩国那边,现代剥离液晶业务的消息,好像也不是没有根据……”

    张忠华思索着,又忽然想起什么,迅速看过来,倒是让张晨心头一惊,他道:“你今天回家就跟我聊这些,还谈到合资厂未来可能得方向,你是什么意思,难道你已经有什么想法了?”

    知子莫若父,张忠华倒是从张晨的反常之间,倒是应了从小到大的那句俗语“你小子在我面前动动屁股,我就知道你是要屙屎还是撒尿。”

    张晨面色如常:“爸,也可能就是巧合吧,我从干爹那边知道了一家投资了模组封装工艺设备的公司,只是这家公司只有封装设备,而没有基板驱动这些供应,对方也是比较可靠的,我看,这家公司未必不可以进行我们自产小尺寸屏幕的组装贴合线。”

    张忠华道:“你的意思是,LCD配套厂?”

    “对,我们可以由此扶持起本地第一批LCD配套厂,我想着既然大尺寸现在很多大公司角逐的战场,小尺寸液晶反倒是一个他们看不上,对你而言的突破口,如果开始着手做驱动ic,开始研发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