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14旅长 好你个李云龙(2 / 3)

加入书签

后还要在这一带混呢,不能让鬼子笑话我的部队没拼刺刀的本事,这有损我的名誉。

现在是单打独斗,大彪要不行我再上,我就不信这小子还有三头六臂不成。”

从战术上面来看,江小鱼是站在政委赵刚这一边的,但老李一直热衷于拼刺刀,而且言而有信是他李云龙一贯作风。

他说要砍死小鬼子,那一定就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赵刚知道他李云龙的脾气,也不再废话什么,好在这是最后的小鬼子了,以张大彪的功夫,也是三下两下的事情。

赵刚让其他人开始打扫战场,而剩下的伪军们,很识相的统一把武器交出来之后,乖乖的站在一旁,听候发落。

得益于上次伪军头目给的情报,赵刚这次也没有第一时间放走这些人,而是学着像老李那样,开始盘问这些人嘴里面的情报。

在赵刚看来,这么多数量的运输物资的卡车,一定就是奔着前线去的,只要知道小鬼子的下一步行动,就能因地制宜的制定出接下来的计划了。

赵刚在一边整齐有序的布置工作的时候,张大彪这边就已经开打了。

高手相搏,胜负只在毫厘之间,张大彪和日军中尉转眼间已过了五六招,两人身上的军装都被刀锋划得稀烂,鲜血把军装都浸透了。

张大彪的左胁和胳膊都被刺刀划开几道口子,不过那日军中尉也没占着便宜,他的肩膀和手臂也在淌血,尤其是脸上被刀锋从左至右划开一道横口子,连鼻子都豁开了。

两个人的大砍刀和刺刀相撞溅出火星,发出铿铿的金属音。

这个鬼子中尉也很聪明,知道武士刀在华夏的大砍刀面前,脆的就跟纸一样,所以,他并要拔出腰上的武士刀,而是一直都用刺刀来战斗。

日军只有指挥官配备了蚂蚁刀,和骑兵装备了马刀,而步兵一般都是三八大盖配刺刀。

抗战时期的日军个头很小,一般只有16米以内,但是三八大盖的枪却有127米长,再加上512厘米的30式刺刀,其装在一起后,除掉重叠部分,刺刀三八大盖的总长达到了166米!

这长度比人都还要高了。

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在白刃战中,武器的长短对战斗有着很大的影响。

曾有一档栏目专门做过大刀对比刺刀的节目,在一对一的情况下,刺刀是完全碾压手拿大刀的人员。

但那是以前,在江小鱼的资助下,华夏军都用上钢刀,在军工厂专家的研究下,在所有的钢刀的刀柄出加了一把接口,可已经衔接上另一个刀柄。

这样钢刀的长度就多出五十厘米,从结构上来看,有点像南北朝时期的大太刀。

李云龙两腿叉开,双手拄着鬼头刀,一脸在若无其事地观战,嘴里还啧啧评论着:“这小鬼子身手不错,有股子拼命的劲头,是条汉子喂!

彪子,你还行吗?不行就换人吧,别他娘的占着茅坑不拉屎。”

张大彪把砍刀抡出一片白光,嘴里说着:“团长,您先歇着,不劳你大驾了,我先逗这小子玩儿会儿,总得让人家临死前露几手嘛”

魏和尚也在一边耐烦地催道:“快点儿,快点儿,你当是哄孩子呢。

这狗日的也就这几下子,上盘护得挺严,下盘全露着,大彪你那刀是干吗吃的?咋不攻他的下”

和尚话音没落,张大彪一侧身就躲开了对方的突刺,身子扑倒在地,砍刀贴着地皮呈扇面掠过,日军中尉突然惨叫一声,他正呈弓箭步的左脚被锋利的砍刀齐脚腕砍断,顿时失去支撑点,一头栽倒在地上。

张大彪闪电般翻腕就是一刀,日军中尉的脑袋和身子就分了家。

魏和尚说的下盘,张大彪怎么可能会不知道,他只不过想多戏耍一下这个小鬼子中尉而已。

这场白刃战要比之前的白刃战都要久,足足打了半个小时。

田野里横七竖八地躺满了血淋淋的尸体,像个露天的tu宰场。

400多个关东军士兵的尸体,和我方牺牲的八十多个士兵,都保持着生前搏斗的姿势,此时此刻,有如时间在这一霎间凝固了一般,留下这些惨烈的雕塑。

伪军这边的伤亡出奇的小,零零散散的只是100个人领盒饭——这些家伙墙头草属性很厉害,一看到独立团的战斗力,立马就倒戈了。

五比一的伤亡,对于这样的结果,李云龙心里面感到很欣慰。

在没有成立新的军工厂之前,即便是白刃战,小鬼子和我方的伤亡都在一比四左右。

四个华夏军的战士,才能换掉一个小鬼子。

现在的情况已经反了过来,轮到小鬼子在华夏军的全新实力下瑟瑟发抖了。

打战那有不死人的,只要是战争,不管是敌我双方的实力差距有大多,都会有牺牲。

李云龙脸色凝重地环视着尸体陈横的战场,关东军士兵强悍的战斗力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个脑袋和身子已经分家的日军中尉伏在沟边,李云龙对魏和尚说道:“别的鬼子尸体不用管,让鬼子自己去收尸,这个中尉除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