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雨衣人(1 / 2)

加入书签

就算是在幻境之中,亲眼目睹一条鲜活的生命在面前消逝还是令陈陌胃里一阵翻涌。

虽然他知道“楼层”

是怪眼听觉系统激活的关键词,但他无法确定到底是“四楼”

,还是“三楼”

存在问题。

时间还是太紧张了,奔跑的途中他经过了李静雯故事中看见雨衣人的拐角时忍不住停下片刻。

抬眼望去,二楼在傍晚微弱的光线照射下稍微能看清一些结构,从这个方向大致数了一下,确实只有五层楼,他目测了楼层间隔,发现二楼高度上要比其余楼层低许多,可能只有两米出头,狭窄的空间下很难观察内部情况,所以只能初步判断二楼应该堆放了一些杂物。

就在这时,陈陌耳边突然传来咚咚的脚步声,声音明显是从楼上传来的,他一闪身躲进拐角阴暗处,探头想去看个究竟,但令他失望的是,视野中一切正常,视线之外只能靠着声响大致辨别方向。

声音渐渐远去,心里的不安却越发强烈,陈陌又梳理了一次收集的线索,确认自己计划没有出现纰漏后,他认为自己担心的应该是害怕与剧情发生重合。

不能和故事走向相同,时间错开就是最好选择。

看了眼林斌遗落的手表,从大厅到拐角大约花去十分钟,他并没有听到闭馆铃声。

怪眼应该已经发现他的失踪,不知为何,陈陌所经过的地点都没有遇上怪眼,这是巧合,还是刻意安排?他心中隐隐有种冲动,想去跟踪怪眼的巡逻,虽然陈陌一再说服自己按照故事走向来行动去发现漏洞才是最好的选择,但他脑海里还有一种声音不断催促他反其道而行之。

陈陌感觉自己精神快要分裂了,隐约中有个声音在他耳边大声吼道:“你还在犹豫什么?你难道没有发现自己收集到的情报其实都是干扰信息吗?”

是的,这就是陈陌内心纠结的原因,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收集再多的情报,也只能对本身给出的条件进行修饰。

换种说法,他无法证明一开始的想法是否正确,所以后续猜想也只能在这个貌似真实的基础设定上进行假设,推理,验证。

就比如说刚刚他验证了心中关于关键词的猜想,结果来看似乎他是正确的,然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林斌那一句“怪眼不会伤人”

的基础上。

如果这句话是假的,就会变成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

但这正是陈陌不想承认的原因所在,他不愿意去面对“全部虚假”

这一说法,他不想冒险。

以往的游戏经验和他性格劣性中的懦弱决定了他的行为要以理性为前提,尤其是在经历了两年堕落生活之后的悔恨与重生的期盼让陈陌做出决定,他还是选择乘坐电梯去往未知的二楼。

陈陌自言自语,好像在努力说服自己,又好像在理清思绪:“一个恐怖解谜游戏中必须要有几大元素,一个是引导提示用来配合玩家融入场景,套入到这里就是林斌;一个是故事背景奠定游戏基调,在这里就是二楼(或者电梯)怪谈;还需要惩罚元素制造惊吓点,例如怪眼,雨衣人;以及最重要的主线剧情提供玩家解谜方向。

主线剧情发生在电梯,所以我必须得进电梯看看。”

他始终觉得现在获取的线索之所以无法串联起来,就是因为还没进入主线剧情,等真正进入电梯后,一切秘密终将揭晓。

厕所旁的电梯离拐角不远,大概走了五分钟不到,陈陌又看了眼手表,现在时间是六点十分,秒针刚走过一半,他并没有听到铃声,这么看来现在应该是夏令制,七点闭馆。

七点,七点。

陈陌在心里默念几遍,他不知为何心里总有一种紧迫感,仿佛下一秒就会面对死亡。

不知道李静雯故事中她到达电梯听到闭馆铃声是否属实,这件事一直折磨着他的神经,陈陌更倾向于相信,或者说,希望去相信它的真实,如果李静雯真是在闭馆时才进的电梯,他就能完美错开剧情发展。

退一步讲就算他接下去的遭遇和剧情重合,两条时间轴上若是产生过多交集,也能侧面反映很多事实。

所以无论李静雯在何时进入电梯,他都不希望与自己所处的时间线吻合。

在电梯显示屏的数字变成三,电梯突然晃了一下,停住了。

电梯门缓缓打开,陈陌在害怕的同时心里还有些庆幸,庆幸自己不用孤身一人。

只不过这股庆幸产生的些许兴奋在他看清来人的长相后荡然无存,甚至逆转成了无尽的俱意。

鲜红色的雨衣,低垂的帽檐盖住了他的外貌,雨衣随着身体移动还在往下淌水,流在地面划过一道道湿漉漉的痕迹。

雨衣人,电梯故事的主角,此刻就站在陈陌跟前,一动不动。

陈陌身体僵硬,他想活动双脚移向电梯角落,又害怕发出声响打破现在的平衡。

正在陈陌苦思冥想不知如何打破僵局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雨衣人掀下头罩,以陈陌想象不到的方式登场。

雨衣罩住的不是一个怪物,里面隐藏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