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节目组采访 大师我悟了(1 / 2)

加入书签

“秦飞又还原出秘色瓷了!”

“秘色瓷?那是什么?”

“最顶级的古瓷之一,要不是发现14件真迹,我们还以为秘色瓷只存在于诗篇中呢!”

“这可是真正的好东西!”

“越窑青瓷那边的人都在打听秦大师的事情,太不可思议了,我怀疑秦大师有通神的能力。”

收藏圈内,各种各样的议论声不绝于耳。

瓷器在收藏市场中占比很大,但主要是文物。

现代瓷器值钱的不多,所以纵然是一些大师的作品,能卖到十万已经是天花板了。

而现在,秦飞以一己之力,让现代瓷器的市场拓展开不少。

秦飞现在算是瓷器领域名声最为耀眼的存在,地位颇高。

各种各样的活动纷至沓来。

起先,是华夏瓷器协会总部,直接为秦飞颁发了“华夏瓷器国家级艺术大师”

的称号。

这下,秦飞被国家承认其瓷器手艺位于华夏最高的层次,和一众国家级大师并列。

这般年纪有这等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院落内,秦飞烫了一壶上好的龙井,正独自品茶。

他用的是自己烧出的汝窑茶具,这一套茶具现在放在市面上少说百万起步了。

茶水入杯,热气氤氲而起,秦飞稍等片刻,便举起茶杯品了一口。

清新淡雅的茶水入胃,身体里多了几分温暖的感觉,浑身毛孔都舒展了。

今日有一项活动,所以秦飞在家里等着。

现如今找他的活动太多了,人火了之后商业价值就变高,和娱乐圈走活儿的艺人一个道理。

而且有钱人不把钱当钱,就喜欢个名头。

比如有一家酒楼开业,想让秦飞过来跟着剪个彩,剪一下给30万。

还比如有一位开洗脚城的老板过生日,愿意花两百万请秦飞做一套汝窑瓷庆生,说是要往“文雅”

的行当靠一靠。

秦飞看得透彻,这些自然都是拒绝。

他之所以在艺术圈领域如今有了一定的地位,就是因为他道心很稳,人格魅力强,值得别人追捧。

要是变得市侩,那就连他的瓷器价值可能都要打些折扣。

瓷器的身价,和秦飞的名声息息相关。

今天的活动比较重要,是央视三套文化节目《文物有话说》的专题采访。

节目组提前和他联系好,说了拍摄的事宜。

主要是拍摄秦飞制作汝窑的过程,一方面介绍汝窑在瓷器领域的地位以及相关的历史,一方面也是介绍秦飞。

上了央视三套,秦飞已经被华夏主流媒体认可。

这地位,还能再上一个层次。

没多久,外面响起停车的声音,秦飞的微信也来了消息。

他走到门口,打开门让央视的采访车进来。

记者刘小莹从车上下来,微笑着来到走到秦飞的面前,主动伸出手道:

“秦飞老师,你好,我是央视三套户外记者刘小莹。”

现如今央视掌握了流量密码,女记者往往都是端庄漂亮,又很有气质的类型,让人看着也赏心悦目。

“你好。”

秦飞和她握手,温和回应。

刘小莹提前和秦飞约好这个时间,都已经在电话里聊过。

“你比我想的还要年轻,实在是不可思议!”

刘小莹看秦飞温和帅气,忍不住惊叹道。

“谢谢。”

秦飞知道对方是夸他,微笑着回道。

采访的内容很简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拍摄秦飞制作汝窑瓷的过程,第二个方面是专门的访谈。

节目播出的时候,会把这些镜头穿插着播放,再用画外音和秦飞访谈结合的方式,向人们介绍汝窑的信息。

“秦飞老师,那我们先拍摄制作过程吧。”

刘小莹看到摄像师走过来,于是说道。

“好,我的工作间在那边。”

秦飞带着刘小莹和摄影师走入到工作间中。

秦飞的工作间环境很不错,虽说瓷器是和泥土有关的艺术,但是他还是比较注重环境和格调。

进门口首先是一个宽阔的厂房,一旁又好几排晾干用的架子,旁边还有几台拉坯的机器,再往里有个房间专门存放陶泥。

门口处有高大的盆栽,房间内有一座假山盆景,中间还摆着一套实木桌椅。

后面是洗漱的房间,自带卫浴。

接着,摄影师找好角度,固定好机器。

秦飞取了些处理好的陶泥,经过一番拍打,就放到拉坯机器上,准备开始制作瓷坯。

因为是拍摄,要在央视播放,秦飞也是不敢怠慢。

刘小莹知道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不喜欢被打扰,就坐在一旁的凳子上,默默地观赏着。

拉坯机器开始转动。

秦飞双手放在湿润的陶泥上,泥浆瞬间布满双手。

接着,他轻轻用力,原本只是一托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