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陶青(2 / 2)
瓷停下手中的动作,抬眼看他:“玛瑙入釉,前朝便有。但玛瑙成分复杂,高温下极易产生肉眼难辨的气泡,致使釉面出现针孔,甚至炸裂。这个道理,你祖上没教过你吗?”
陶青的脸色瞬间白了一下,连忙躬身:“是小人学艺不精,险些误了娘娘大事,请娘娘恕罪!”
苏瓷没有再理会他,但心中的疑云却越来越重。凤尾土韧性好,但杂质极多,烧成后胎色会发灰,毁了麻仓土的纯净;玛瑙入釉,听着玄妙,实则是薄胎瓷的大忌。
这一个个建议,看似锦上添花,实则都是在引她走向歧途。
夜深人静,苏瓷独自一人来到库房。她走到存放麻仓土的区域,抓起一把陶青白日里“帮忙”筛好的细土,放在鼻尖轻轻一嗅。泥土的腥气中,夹杂着一丝极淡、却不容忽视的味道。
是草木灰。
但并非寻常的草木灰,而是某种盐碱地植物燃烧后的灰烬。
这种灰烬混入瓷土,低温时不显,可一旦入窑经过高温,便会与土料发生反应,在胎体内部形成无数看不见的细微裂痕。
烧出的瓷器,初看完美无瑕,但只要稍加外力,甚至仅仅是时光流转,便会自行碎裂成齑粉。
好一个歹毒的计策。
苏瓷缓缓放下手中的瓷土,眸中寒光一闪。
她转身,走到库房另一角。
那里,存放着一批她刚入宫时就命人封存起来的,来自南疆的特殊黏土。
做完这一切,她走出库房,对守在门口的云燕低声吩咐:
“告诉平元,盯紧陶青在宫外的家人。”
数日后,泥坯制成,一切准备就绪。
吉时已到,那只造型完美的瓶坯,被小心翼翼地送入了窑中。
陶青站在一旁,看着那只瓶坯被熊熊火焰吞噬,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笑意。
三日后,开窑。
这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御花园西侧,临时搭建起了一座高台,名为“观瓷台”。
台上铺着明黄色的锦缎,萧执与苏瓷并肩而坐,台下文武百官、宗室亲贵以及大越使团分列两侧,翘首以盼。
所有人都知道,今日不仅是观赏一件瓷器,更是见证一场没有硝烟的国力之争。
吉时到,御窑总管王安亲自捧着一个由锦布包裹的托盘,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登上高台。
他神情肃穆,额上满是汗水,仿佛手中捧着是整个大宸的颜面。
在万众瞩目之下,王安深吸一口气,缓缓揭开了锦布。
“嗡——”
人群中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