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充军入伍四(1 / 3)

加入书签

在繁华的市井,游人如织,车马喧哗。

刘一川和郭梁二人站在路口,这是个十字路口,两条路,一边朝东,一边向西。

因为目的不同,所以他们二人准备各走一边,约定好了在下午天黑之前到花满楼前集合,再返回城外兵营报到。

“我准备回家一趟,在随部队离开锦州县之前,我想最后一次给我母亲扫扫墓。”

“好吧,那我就在街上随便逛逛吧,你记得准时到。”

说罢,二人做了分别,朝着相反的方向,越走远了。

中午,烈日当空,太阳从天空中直射大地。

土地被这太阳烤的滚烫滚烫的。

路旁的行人越来越少了,四周也逐渐开始荒凉。

一个半时辰不到,刘一川就快要到家了。

一路上他与蝉鸣相伴,与清风为伍。

云朵也被徐徐微风吹动起来,就连太阳光也没有中午那会儿毒辣。

溪水在路边缓缓流淌,鱼儿也游得愈发欢快。

就连旁边农田里的庄稼都也伴随着这微风起了舞。

刘一川从来没有觉得周围的一切会那么的祥和,美好。

他步伐轻快了许多。

他从来没有抱怨过母亲的突然离世,也没有对此一蹶不振。

至少今天的他不是这么想的。

部队几个月的训练生活,让他释然了很多很多。

望着远处再熟悉不过的家,心里难免还是会有一些失落,毕竟这里曾经生活着刘一川他们一家四口。

但是现在这里早已经没有了烟火气息了,取而代之只有杂草丛生的院子,年久失修墙壁,荒凉孤寂水缸。

他往院子里望了望,一脸失望离开了,毕竟这里没有什么值得他推开门进去的理由。

沿着再熟悉不过的乡间小路往前走。

远远的就可以看见一颗郁郁葱葱的桑树,这颗树现在长的十分惹人爱。

那树下就是他此行的目的地了。

再走近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桑树旁边,横七竖八的梅花桩,自从父亲走后,他再也没有上去过练功了。

桑树下原来一直有一把凳子,母亲以前最喜爱的事就是坐在凳子上带着弟弟看父亲教刘一川练功。

现在那张椅子的位置,已经被刘一川母亲的坟墓替代了。

坟上光秃秃的,刘一川细心打整了一下坟墓周围,虽然只有一些落叶。

在大桑树的庇护下,母亲的坟墓安然无恙。

生前你种它,死后它护你,这是父亲在选址时候说过的话。

坟前有一座墓碑,上面雕刻着的是“爱妻王兰之墓”

这是父亲给母亲亲自刻上去的,也是父亲对母亲的思念。

刘一川跪了下来,掏出口袋里那三个刚刚在市集上买的橘子,那是母亲生前最爱吃的水果。

放下供果后,他磕了三个响头,直起腰杆来,怀揣些许激动的对着已经过世的母亲说:“母亲,您儿子来看您了,给你老人家带了点东西,都是您最爱的。

我现在出息了,已经进入了吴将军的亲卫队,军饷不少,终于完成了临走时对我寄托的希望,我现在还是可以勉强供养刘青了,只是不知道他在那个老头那儿怎么样了,过得好不好。

……”

刘一川一五一十的把最近发生的事给他母亲讲一遍出来,有些话说出来就好了,现在他心底的大石头终于放下来了。

这一刻他释然了,刘一川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这可能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了。

嗒,嗒嗒,嗒嘀嗒……

一滴水划过了他脸颊,这并不是他的泪水。

下雨了!

刘一川看了看四周,天色并没有暗下来,但是豌豆大小的雨倾盆而下,看来是阵雨,还好不影响等一下会军营。

他再磕了一个头便起身离开,走之前还不忘对母亲作一次道别,说自己一定会安然无恙的回来!

刘一川一路小跑,准备先回自己家避避雨,等雨小了点在动身出发。

刚刚转过弯就看见自己家的大门被别人推开了。

隔着栅栏,他隐隐约约看见了一个人和一匹马在自己家屋檐下避雨。

他先是有一点疑惑,但是顾不了那么多的刘一川选择先冲进屋内。

这个男人看见屋里没有人,大门没有上锁,院子里的杂草不难看出,这里应该荒废了一段时间,要不是因事态紧急,他也不会贸然推门进入。

“这位小哥,请问石头村在这附近吗?”

还没有等刘一川站稳那个避雨的男子率先提问。

刘一川刚刚跑到屋檐下,用手扶着墙壁,差点摔倒。

他回过头仔细打量了一番这个牵着马突然来自己家避雨的男子。

一眼望过去,这个书生模样的人一身素衣,外面套着粗织而成的灰色布衣。

他身材高挑,皮肤细腻。

脸上细皮嫩肉的,五官精致好看,谈吐温文尔雅,风度翩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