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王霞的优越感(2 / 3)

加入书签

p>然而,驿站早已人去楼空,只余下几个打扫的驿卒和空旷的院落。

萧彻勒马停在驿站门口,看着空荡荡的院子,脸上的得意瞬间僵住,随即转化为一种被噎住般的恼怒。

他精心准备的“凯旋秀”,观众呢?尤其是那个最该看到他威风模样的沈长乐,居然跑了?

“人呢?”萧彻的声音带着冰碴子,眼神扫向驿卒。

驿卒吓得一哆嗦,连忙躬身回道:“回……回大人,沈姑娘她们天一亮就启程往通州去了,说……说赶路要紧……”

“赶路要紧?”萧彻气得差点从马上跳下来,只觉得一股无名火直冲脑门。

他这一番折腾,浴血奋战(虽然大部分是手下干的),又调兵遣将,风头出尽,结果……俏媚眼做给瞎子看?

沈长乐这死丫头,跑得比兔子还快!

一旁的萧文涛最是机灵,眼见主子脸色黑如锅底,赶紧上前一步,低声道:“老爷,您消消气。沈姑娘她们回通州沈家老宅了。您不是早前也提过,想去通州那边瞧瞧咱们的田庄账目吗?正好顺路啊!通州可是沈姑娘的老家,您堂堂二甲胪的身份,沈家还能不扫榻相迎?到时候……嘿嘿。”

萧彻满腔怒火被萧文涛这番话浇熄了大半。

对啊!通州!

沈长乐的老家!

他眯了眯眼,看着通州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算计的弧度。

跑?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他冷哼一声,从善如流:“嗯,说得有理。通州田庄是该好好整饬了。传令,收拾东西,出发通州!”

……

另一边,沈长乐一行人已抵达通州沈家老宅。

嗣母尹氏见到已记在自己名下的嫡女沈长乐,自是拉着她的手,一番嘘寒问暖,情真意切。得知同行的王霞不仅是河南王氏嫡女,更是程家长孙媳妇,尹氏心头一凛,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唤来自己的儿媳,细细叮嘱务必要尽心招待这位贵客。

王霞在沈家受到了堪称殷勤的高规格接待,礼数周全,无可挑剔。

她面上挂着得体的微笑,心中却如同拨着算盘珠,不动声色地将沈家里里外外审视了个遍。

目光掠过略显古朴的庭院布局,扫过厅堂中规中矩的陈设,再细看往来仆妇的衣着举止——虽整齐干净,却透着几分洗得发白的朴素。

她心中迅速有了判断:沈家确实是地方上颇有名望的诗书传家、耕读门第,规矩森严,家风清正。

然而,这“清正”二字背后,也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清寒。

“是了,”王霞抿了口茶,暗自思忖,“与我们王家一样,根基是好的,门楣是光鲜的。可光靠祖上传下的田庄地亩,收益再厚,也不过图个‘殷实’二字罢了。”

她王家在河南焦作,亦是响当当的耕读之家,但这“耕读”的体面下,支撑那份真正富足与从容的,却是家中几代男丁在仕途之外,于钱粮运作、商贾经营上的精明手段和广阔人脉。那是能让银钱如水般活络起来的本事。

再看眼前沈家,屋舍虽大,陈设却难掩岁月痕迹;仆役虽多,衣着却不见多少新色。

王霞心中那份评估的秤砣,悄然又下沉了几分——沈家的光景,与她王家早年未发迹时颇为相似。

但这“生钱”的本事,这盘活家业、让银钱源源不断流入的能耐,眼前这沈家,怕是远不及她王家了。

她下意识地抚了抚自己身上这件精心裁制的灰鼠皮袄子,柔软丰厚的皮毛在指尖流淌着低调的奢华。

再抬眼,目光落在对面沈家几位奶奶身上。

她们穿着时令的绸缎夹袄,料子是好料子,花样也时新,只是……王霞的目光毒辣地捕捉到那绸缎的光泽度、夹袄的厚实程度,以及她们头上首饰的成色份量。

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如同冬日暖阳下悄然蒸腾的水汽,在王霞心底无声无息地弥漫开来。

这优越感并非源于门第高低——沈家诗书传家,门楣同样清贵——而是源于一种对“生财有道”的笃定自信。

她的灰鼠皮袄,不仅是御寒之物,更是王家财力、手腕和她这位程家长孙媳妇身份的无声昭示。

而沈家奶奶们那看似体面的绸缎夹袄,在她精准的审视下,却仿佛映照出了几分力不从心的局促。

王霞脸上的笑容愈发温婉得体,心中那份因出身与夫家带来的、混合着精明算计的优越感,却如同投入杯中的蜜糖,无声地晕染开来,甜得让她几乎要微微眯起眼来。

……

尹氏面对沈长乐时,便将相中的亲事提了出来——田家长孙田科。

田科及其家人很快被请来相见。

其人如沈坦所言,性情沉稳,甚至有些过于沉默寡言。

一身半旧的青衫,容貌端正,但绝不出挑。

田家与沈家确实门当户对,皆是诗书耕读传家,不擅长经营庶务,但靠着祖上积累的田产,日子也算富足安稳。

沈长乐静静听着嫡母的介绍,看着眼前这位未来可能的夫婿,心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